第四百一十九章 实力扩张(1/3)
原本很多打算直接返乡的士兵们,甚至直接改变了主意,选择留在这里,跟着秦时明一起抗击日寇。
这样的结果,在秦时明的预料之中,却在众人的意料之外,他们没有想到这些士兵,竟然有这么高的觉悟,愿意留在这个地方。
实际上,即便是这些士兵,没有选择留下来,他们也没有更好的去处。
如果说,他们选择回到自己的家乡,无非就是种田种地,然后遭受地主的剥削。
亦或者是被国民政府收取各种苛捐杂税,每天都在温饱线上挣扎。
相比于在军队之中,他们的日子,并不会好过到哪里去。
反倒是待在三营,每个月除了保证自己不会饿肚子之外,还有几块钱的饷银可以领取,这对于他们来说,绝对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至于上前线和日军拼命,他们倒也不是想着一定要在战场之上,建立什么丰功伟业。
到时候,这些老兵油子们,基本上都会本着能混就混,不能混就撤的想法,去和日军战斗。
可是这些士兵们不会想到,他们的这些想法,会在和三营士兵们的相处之中,以及日常的训练之中,而被逐渐改变。
这种改变是潜移默化的,他们并不会有非常明显的发觉,甚至是在来到战场上的时候,他们前一秒仍旧在想着,怎么在日军开枪之后,以一个合理的方式,从阵地上逃跑,保住自己的性命。
可是,当日军真的冲上来的时候,他们身边的那些士兵们,都红了眼睛,和日军血战拼杀。
真的到了那个时候,这些士兵们,反倒是不会选择逃跑。
他们虽然没有和日军血战到底,付出生命的勇气,但是留下自己朝夕相处的战友逃跑,这种事情,他们也做不出来。
不仅如此,在平常的训练之中,指挥官对于底层士兵的统帅能力,也都会逐步得到加强。
不过,这都是将来的事情,现在秦时明要做的便是,将整支部队进行改编。
首先便是原来6个连的编制,已经无法满足三营足足六千人员编制了。
他们必须扩充自己手下连队的数量。
除了原有的6个连之外,秦时明时特意组建了重机枪连和迫击炮连,以及一个骑兵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