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 潘美,杀了他的心都有了(2/4)
而且还把襄阳的兵权也一并丢在了他的手上。
这岂不是,这岂不是,养虎为患?
今日潘美可以倒戈南离,明日潘美就可以叛回中原。
因为这个决策,周敦颐在事后遭受了不少言官的弹劾,并且李敦民在那个时候也已经对这位手掌南离几十万兵马的皇弟有些忌惮,看着周敦颐日滋月益的声势,李敦民也就顺势在事后不就就削了周敦颐的兵权。
不过无论如何弹劾,关于潘美这个襄阳太守的职位,就算是这么糊里糊涂的定了下来。
以至于战争结束后的这十几年里面,从金陵出来的政令,无一可以传入襄阳城内得以施行。
襄阳,就已经算是潘美一个人的私人领土了。
这对于一介帝国来说的南离,潘美的做法简直就是无法忍受,只不过每当李敦民决定将潘美调回金陵的时候,周敦颐却总能以自己的口舌将李敦民生生的劝了下来。
坐视潘美一个魏国将领,现在以南离臣子的身份,在襄阳城安生的当着自己的土皇帝。
也亏得是因为李敦民这些年对周敦颐复杂的感情里面还有着一些愧疚,不然的话无论周敦颐怎么的劝,他可是离帝,还无法决定这件事吗?
虽然说,襄阳太守潘美这些年里一直传出与中原诸国走的颇近的传闻,甚至于锦衣卫到最后都无法渗入襄阳,离帝李敦民,对此也就是不管不问了。
除了每一年从襄阳城收上来的税收以外,南离权当没有襄阳这个城池了。
而周敦颐的这个做法,在当时也是引起了不少南离将领的反感。
其中就包括白起,甘茂,司马错三人。
尤其是甘茂这个直性子,他对潘美的看法也是最纯粹的。
叛国贼而已,给他太守的位置和兵权,这不是抬举是什么?
要不是周敦颐在军中的地位摆在这里,要是换一个人这么做的话,南离上上下下的将领们早就一人一口口水把那人给淹死了。
哪怕是如此,周敦颐也在背后遭受了不少微词。
甚至于白起到最后还私下问了周敦颐此事的原因,至于周敦颐与白起说了没有,这也就是无人得知了。
只知道的是,白起那天是铁青着一张脸从周王府出来的。
而且襄阳城的地理位置,跟新野城距离只有一条长江而已。
新野城是什么?
那可是中原联军的桥头堡。
而江夏城在哪里?
江夏城在新野城东南边。
但是南离却将江夏城定为北大门的最后一道关卡。
这也是因为,襄阳城的位置,属实是有些太过于尴尬了。
百年以来,襄阳城一直都是一个三不管地带,因为这个城池乃是大陆独一道的以门派统治的城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