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代郡守(1/1)
经过两月有余的努力,城内建筑焕然一新,漆亮的“九德郡府”牌匾也终于挂在府衙大门,不难从衙堂院落、巡厅司房等痕迹,以及空气残留的微弱刺鼻气味看出,目前只是整体完工,不少收尾工作都没有处理。
何愈,这位代郡守兼护南镇军长史,自从上任后和典云将军负责郡城的具体事务,同时决定把衙门放在最后修缮,表示百姓房屋一日尚未完工,郡衙绝不增添一片砖瓦,每天又出入各处施工工地,赢得不少百姓、官吏的好感。
同时,何愈是个知进退、懂分寸之人,尽管按照大齐律法,郡守是一郡最高长官,统辖军事民政事务,可是无论在木萝寨,还是到了九德郡,他几乎没有主动过问兵事,就算涉及的也是留守或后勤辎重。
严格说起来,何愈的代理郡守身份也是无名无份的,至今没有得到官方承认。不过,若是交州刺史府真要发来任命公文,何愈八成也是惶惶不敢接的,要知道就连正儿八经的九德郡守将典云都是从七品,哪怕“暂居协防”南边林邑敌寇的护南镇军,主将徐回才是正七品的护南中郎将。
就算不涉兵事,可九德郡好歹也是一郡,又是地处大齐南境,特别在永元五年,可谓是命途多舛,先被林邑大军撞开豆腐渣城墙,攻入城中烧杀劫掠,幸而被徐回和典云联手夺回,重竖旗帜,可是很快又被回国的林邑大军包围攻城,勉力击退后,还未来得及恢复经济秩序,海猴子驾船劫掠、陆氏兵马南下.......总之,一堆烂摊子,诸事繁杂,恢复发展,实在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虽然何愈之前没有要到老搭档章禾和得力干将杜渊,可是好在将军允许他从木萝寨调了一批书佐、小吏过来,这批书佐、小吏算得上护南镇军衙门的佼佼者,处理过木萝寨统计人口、分发田地、规划施工等工作,对于辅助长史施政也比较熟悉,况且在原来识得斗大筐字的基础上,半强迫在寨子学堂进修学习,如今算得上是合格的刀笔吏。
但是,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考虑,仅仅靠从木萝寨抽调过来的书佐、小吏是不够的,何愈又启用了本地人士。由于豪绅大族之流要么已是林邑人的阶下囚,要么逃亡至今未归,又不能直接从老百姓中挑选,因此除了典云提供的建议名单,被启用的本地人士大多数是无品无阶的原郡府、县衙胥吏。
别看他们没有官职告身,可基本都是货真价实的读书人,历经十年,乃至几十年的寒窗苦读,肚子里的墨水绝非木萝寨的刀笔吏能比的。
不过,十年寒窗苦读,怎么抵得上一个世家出身?
换种方式也可以理解为,区区十年寒窗苦读,又如何抵得上吾家祖辈几代努力,因此大多数胥吏注定终身只能是“吏”,与“官”无缘。
“……迁徙百姓共计四千三百五十一户,安置郡城一千八百三十户,城郭四百二十户,别置阳遂县一千二百户,如今仅剩余九百零一户。”哪怕是来之前死记硬背,可是这位比屋内多数胥吏都要晚到几天进行工作,原护南镇军衙门从事—左适,几无停顿,清晰明了,令不少本地胥吏不得不服。
论起经书子集、腹中文墨,左适从事等人自然比不上苦读多年的读书人,可是实操能力却是杠杠的,往往一个人就能比得上三、四个本地胥吏。
不过,这种优势并非长期存在的,特别是对于有目标的本地胥吏,他们本身就是读书人,有着知识底蕴,又不是掉书袋的书呆子,学习能力更是不差,只要用心,很快便能掌握方法,摸懂郡守的施政纲要,迅速上手了。
石升便是其中的佼佼者,据说祖上也是孙吴时期的官宦之家,可是如今日子只是一般人家,年少时靠着家中一箱藏书勤奋苦学,曾经投在当地大族门下,试图通过在郡府为官的大族子弟谋个出身,可惜人家只是把他当作个混饭吃的幕僚食客。
在林邑大军侵袭南交州期间,沦为阶下囚,是石升的不幸,也是石升的幸运,因为他是随着九德郡守将典云关押在阳遂县,结果撞到徐回率领护南镇军奇袭阳遂县,进而再帮助典云夺回九德城,最后到护南镇军进驻九德郡协防。
尽管不知道许多事情,可回忆自阳遂县后发生的一切,留意到九德郡日新月异的变化,石升意识到其中蕴含着的良机。
“长史,二次核查,与咸驩县呈报的田亩数少了三万七千亩......”得到何愈眼神示意,石升深吸一口气,稳了稳心神,最终还是如实上报。
九德郡如今不仅进行人口登记造册,同时也在整理各县田地亩数,这些都是关系到郡府的征募、收税、劳役等。在初次查阅各县呈报的田亩数,何愈便察觉出不对劲,尤其是咸驩县,若说遭遇天灾兵祸,百姓流离失所,人口减少也就罢了,为何县内耕地都比此前的要少,难不成半年无人耕作,全部退化为荒地?
这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差事,可是在何愈向将军请示后,再吃力的事情都不算事了,将军话语余音在耳,“真是给脸不要脸,还当自己是大爷,大胆去做,看看他们的牙齿硬,还是我的钢刀硬!”
不过,令何愈意外的是,在派遣人员二次核查田亩之时,石升竟然主动揽了下来。
“同时,我伪装成贩货行商,亲自进入三指河流域核查,虽然没有太过深入,可是粗略统计,那里至少有三万亩田地,换而言之,咸驩县呈报的田亩数少了六万七千亩。”
此话一出,不止何愈,就连许多本地胥吏的神色都微微变颜,地主乡绅瞒报少报是寻常之事,往常他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要知道地主乡绅沾亲带故、盘根错节,或许自己本人就是他们七拐八拐的亲戚,却万万没有料到咸驩县如此大胆,一下子就少报了六万七千亩。
要知道,如今九德郡的天变了,那位徐将军明面“暂居协防”,可是凭着护南镇军几乎掌控郡城,就连典云都让出主位,咸驩县是给谁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