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阳遂县(三)(1/1)
各自任务交代下去,即将出发,这是护南镇军的第一场攻城战,准确来说是夺城战,毕竟都已经混进阳遂县了。
出发前,徐回走过一队队军卒面前,抬手拍了拍军卒的肩膀,走到别部队伍时,特意停留久了一些,开口打趣几句,缓解别部兵丁的心理压力。
虽然别部兵丁经过一定的训练,可是往日正式军卒都是疯抢出山护商或剿匪的差事,导致别部兵丁几乎没有见血的机会,多是在木萝寨附近巡逻守卫,事到如今,只能硬着头皮上,幸好别部队伍补充不少三屯老卒作为骨干军官,进攻县衙又是张卫屯长亲自领兵。
走到出身家仆心腹的张卫屯长面前,徐回张了张口,片刻之后,满满话语化作简单了当的一句,“多加小心!”
徐回不难想象两位军侯抽调护南镇军大部分兵马离开,张卫义无反顾地将最后一支正式军卒带到自己跟前听令,木萝寨的防御在那一段时间是何等空虚,不仅因为自己是他的将军,更因为自己是他的公子。
“将军放心,区区林邑小贼,如何能够挡得住护南精兵!”张卫屯长朗声应道,语气中尽是满满自信,绝对不会辜负将军托付。
夜色渐深,出院的一队队军卒沿着城内巷道穿行,原本把守附近街道巷口的潜伏探子此刻转变为引路人,如同开路先锋一般保证队伍行军速度。
阳遂本就是小县,城内只有几百户人家,算上衙门官吏、大户仆从等,常住人口最多也就五千,先是望风而逃难走了一批人,后是林邑兵搜刮杀戮一批人,剩下的逃往西边山岭躲藏,要么成为俘虏苦役。
几十兵丁一路穿街走巷,连个人影都没有撞到,原本有些担心的张卫不由松了一口气,低声催促部曲加快赶路,不必顾虑暴露行踪了,距离县衙已经不远了。
阳遂小县,县衙更小,算上家属女眷居住的后宅,充其量也就和地主大户的庄园相当,若是配备足够县衙守卫,高度警戒,要想短时间内攻克还真不是一件易事。
可是,大部分林邑兵马都在军营看押俘虏,占据阳遂县后,只有林邑人侵袭骚扰别人的份,军营、县衙附近连个陌生面孔都看不见,久而久之,林邑兵丁只是衙内站岗,懒得去外边巡逻,防备也就松懈了。
“屯长,大门关上了,要不要找根大木来撞开,或者从侧边墙头翻过去?”
林邑人的防备没有松懈到极致,毕竟县衙内存有劫掠而来的大批战利品,又有林邑将领在此歇息,就算没有派出兵丁日夜巡逻县衙四周,入夜后县衙大门也会关闭。
“去,给我用力拍门!”张卫屯长灵机一动,袭击县衙又不是光明正大的排兵列阵强攻城池,如今敌明我暗,林邑人根本不知道有大批军卒混入城池,八成迷迷糊糊应声打开县衙大门。
沉闷的拍撞声响起,连续急促,透露着门外来人焦急的心情,可惜队伍中没有带上几个沿海村民,否则一边拍门,一边嚷着林邑大臣搵罗夫的命令,显得更为真实可信。
很快,门内响起越来越近的脚步声和骂骂咧咧的埋怨声,旁边侧门传来门栓抽动声,开门兵丁迈出一只脚,还没有来得及看清楚叫门之人是谁,叫骂声嘎然而止,黑暗中顿时飘起淡淡的血腥味。
尸体被人拖走扔在一旁,张卫屯长带领七、八个好手率先进去,战场之事容不得大意,低声吩咐几名老卒戒备县衙内的动静,然后回身抽卸大门栓闩,期间不忘叮嘱小心力度,莫要搞出太大动静,然后把大门缓缓推开,抬手一挥,引着几十兵丁进入。
就在此时,五、六米外门房处突然传出一声叫唤,似乎喊的是刚刚开门的林邑兵的名字,询问什么人大晚上敢来拍门打扰。
戒备的几名老卒快步冲了过去,门房屋门留有一道巴掌大的宽缝,应该是刚才开门的林邑兵离开屋子没有合上,可惜,他已经永远合上自己的眼睛,没有机会再合上这道房门。
手起刀落,迷迷糊糊的叫唤者没有任何痛苦的重新倒下,直到倒下的最后一刻,都没有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情。
事情进展的很顺利,张卫屯长拔出腰间环刀,环刀出鞘的摩擦声令人沉醉,没有大喊冲锋厮杀之类的字词来鼓舞士气,抬起右手挥动几下,几十兵丁便分开几队,其中他亲自率领两队直扑县衙后宅的主屋。
“将军,县衙起火了!”登墙瞭望的探子兴奋喊道,正是事先约定的信号,两处点火,况且如此火势也不可能是寻常失火。
事先约定,无论如何都得点火传讯,假如一切顺利,那么点火两处,若是出现了意外变故,则点火一处,徐回自会派出人马前去增援。
徐回哈哈一笑,喊道:“兄弟们,张卫屯长率领几十人马已经占领县衙,点起熊熊大火,给我们开了个好头,林邑贼人如今是混乱一片,顾头不顾腚了,出发!”此话更多是对着毛达等沿海村民说的,减少畏惧心理,不要临阵慌乱,扰乱军心。
“将军,怎么又是蒲侗那个小子打先锋?”队正沈枞羡慕看着领兵一什,贴着城墙根扑向西城的蒲侗。
西城营地驻有大部林邑兵马,又有城墙箭楼的哨兵,即便如今县衙大火,林邑营地急促慌乱,但是过百号军卒一起杀过去,难免引起注意,如果里面有人看出这是声东击西的计策,据营坚守,那么肯定是一场恶战。
每一个护南镇军都是徐回的宝贝,一旦折损过大,哪怕这次行动换来几百船队人手,徐回也会心疼要死的。
“那么十个八个,先锋个屁,快去,该你上场了。”徐回笑骂道
沈枞嘿嘿一笑,知道如今这个时候,时间紧迫,耽搁不得,率领一队军卒紧跟着蒲侗一什后边出发,夜色易于隐藏行踪,又是贴着城墙边走,在县衙大火、军营慌乱之际,不难发现。就算偶尔碰到误打误撞的,前边的蒲侗也会解决,否则要他这个先锋有何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