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调令信函(1/1)
木萝寨,护南镇军衙门长史何愈手中拿着将军从鱼尾岛紧急传回来的调令信函,双手颤颤巍巍的,仿佛手中捧着的不是一张薄薄纸片,而是一座大山,传来的压力几乎使他连手带人都要被压垮。
为何偏偏是这个时候?
“有消息了吗?何时返回?”何愈急问道。
何愈为官时间不短,可是执政经验不足,最为正式的官职是宁州军府正九品记室,可是接触到的事务少有决策层面的,后来又被打压,沦为誊抄军报的从九品文学从事,阅读往来军报学到了不少东西,可也有纸上谈兵的局限。
投到护南中郎将门下,来到交州木萝寨这片偏僻地方,头顶上有着将军坐镇拿主意,虽然提出的不少建议也是被将军直接回复采纳,但是少有拍板做决定的时候。
如今手中拿着惊堂木,偏偏案几大桌又不见了,让镇军衙门长史如何拍下去?
斥候伍长摇了摇头,“长史,遇到沿途留下来保持传讯的兄弟,两位军侯的队伍在两天前离开最后一个临时驻扎点,如今怕是已经交战了,我不敢耽误先回来禀报,派出几个兄弟继续往西去找,吩咐如果找到莫军侯,立刻把您的信件交给他,然后派人赶回来禀报。”
哎,将令传来,士卒却不在营中,这算怎么回事!
何愈叹了一口气,挥了挥手,示意斥候伍长下去,随即看向旁边的镇军屯长张卫、镇军衙门主簿章禾,如今这三人便是木萝寨权力最高的临时决策层了,木萝寨上万人口都在三人的管控下,这是一份沉甸甸的信任。
可是,沉甸甸的信任,同时也意味着沉甸甸的责任,一旦办事不利,那么惩罚也是首当其冲的。
将军不在,莫庶军侯不在,刘曲军侯不在,就连官阶虽低,可是深受将军信任的拜把兄弟霍超也去了临西县处理事务,能够决策话事便是屋内三人了。
将军的调令信函内容是抽调两百军卒,轻装简行,行动低调,迅速赶往鱼尾岛候命。
关键是,现在待在木萝寨的镇军正式士卒也不足两百人,哪里抽得出来两百人马前往鱼尾岛。为了保密,防止信件传递出现意外,信件上没有写明为何调兵前往鱼尾岛,可是何愈也明白肯定是大事要事,需要军卒发挥大用,否则将军不会如此紧急安排。
如今的护南镇军两曲完全满编,麾下一千正式军卒,以及将军卫队,都是经过莫庶精心调教出来的,投入巨大心血,配备着从宁州城带来的那批精良军械,战力绝对超过连然县别部时期或三屯时期,不过缺陷在于少了几分凌厉杀气。
大半年来,护南镇军的小股队伍实训操练,无论装成护商队伍,还是扑杀方圆百里的强盗匪徒,轮换练兵,可是终究没有一场大规模的沙场厮杀,军中上下憋得难受。
好不容易,护南镇军前些日子抓到的劫匪供出西边有一伙盗匪势力,应该是方圆数百里规模最庞大的,据说劫掠队伍便有上千人手,首领是两兄弟,分驻东西两寨,前些年劫掠横行木萝寨至临西县一带,发现捞不到太多油水后,便返回西边,着重抢劫西边的氏族部落。
剿匪练兵早就得到将军允许,徐回也让诸位军官灵活安排,特别授予莫庶这位总教官相当于护南镇军二把手的权力。
于是乎,派出侦查斥候确认到西边确实有那么一股庞大盗匪势力后,莫庶、刘曲便带走护南镇军的大部分兵马,仅仅留下张卫率领的一屯正式军卒,以及四百预备别部拱卫木萝寨。
按照正常情况,一屯正式军卒和四百预备别部,张卫又是历经沙场的老军官,坐镇木萝寨不成问题,哪怕真有大股盗匪或外敌入侵,只要不是双方实力悬殊,守住十天半月也是可以的。
谁料到,将军恰好选在这个时候调动兵马,真是愁断三人的头发。
“何长史,章主簿,要不这样,我先率领本屯和一百别部人马赶去鱼尾岛,如今木萝寨四周安稳无事,进出道路又有哨探斥候严密把守,就算敌人是从临西县出发,穿过山道,抵达寨子也需要三、四天时间,届时两位军侯想必也率领大队人马回来了。”张卫开口提议,可是语气却十分坚定,不容反驳,将军下令调兵,无论如何都得执行,哪怕兵马不足,也必须前去。
“既然如此,那就辛苦张屯长前去一趟,我马上安排干粮物资。”何愈道,如今也没有更好的办法,所谓军令如山,不敢怠慢。
“哦,对了,张屯长离开寨子后,该由何人负责巡逻事务?”无论是徐回离开前指定莫庶、刘曲负责,还是莫庶、刘曲离开前安排张卫,均是军中事务,况且涉及任命调度,何愈、章禾两人不敢轻易插手,自然是要张卫指名道姓,否则剩下的别部人马就没有统一指挥了。
“哎....就由王五、章熊负责,两位也要多多辛苦,保证寨子安稳即可,等到两位军侯回来。”张卫只能如此安排,王五虽说只是负责辎重的,可有着先登都尉的官秩,又是军中老人,绝对可以信任,至于章熊则是张卫本屯麾下什长,不过另外一层身份是章禾同族。
何愈、章禾两人点点头,后者更是没有料到张卫会安排本家侄儿成为负责几百别部兵马的军官之一,尽管时间只有短短几日,可是有了这份资历,日后提拔晋升容易很多。
何愈眼眸闪过一丝忧色,出于职业习惯,下意识联想到更深的一层,尽管和章禾共事这么久,大致了解章禾的为人品性,但是一旦章禾、章熊联起手来,上头又没有约束,那么打压自己就会轻而易举。
“两位军侯,你们可得快些回来....”
太阳即将西沉,张卫却不打算第二天再上路,匆匆找来王五、章熊交代留守事宜,然后独自和王五叮嘱一番,两百兵马,分别是一百正卒和一百别部,分成十队,间隔一个时辰,陆续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