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 遣送(3/3)
“做梦!”
一挥衣袖,梁后态度坚决:“收起你那副伪善的嘴脸,我不需要!自古成王败寇的道理我懂,如今你既已知晓是我下的毒,要流放还是杀了,悉听尊便!”
“母后!”李元麟亦怒了,充满倦意的双眼逐渐赤红,病态苍白的脸色因此显得更加难看,“到底为什么?这多年了,你为什么就是不肯放下心中的执念?”
“你问为什么?”梁后笑起来,面上的坚决一点点溃散,转眸看向李元麟,眼中尽是深深的憎恨:“这话你该去问你亲爹!问问那个冷酷无情的人为何偏偏娶了我!”
说罢,仿佛陷入了回忆,眼含热泪凄凉笑起来:“未出阁前,我是梁家嫡姑娘,原许了前兵部尚书的公子,我与他青梅竹马,两情相悦,可就在我们两家商量着婚期的时候,你那该死的爹竟然给梁家下了道圣旨,言明要迎我入宫,说得好听,但谁都知道他是为了用我的性命控制势力日渐壮大的梁氏,我当然不肯,央着父亲去退了这门亲事,可父亲却说圣命难违,这么做是要牵累全家的。万般无奈,我便决心与未婚夫私奔,可还没出东京城,我那未婚夫便被戍卫军捉进了宫,可怜他跪在那冷酷无情的帝王面前苦苦哀求让他放了我,头都磕得鲜血直流了,可你那该死的亲爹却丝毫不为所动,甚至给他灌了个“诱拐皇妃”的莫须有之罪,将他凌迟处死。更可恨的是,我的未婚夫死了,他竟隐瞒消息,还以我未婚夫的性命要挟,强迫我入宫为妃,为了救未婚夫的性命,我只得妥协,本是打量着待他安全了,我就趁机逃走!可困守在深宫日复一日,永无希望,我也曾几次三番去找那冷血无情的男人打听我未婚夫的消息,可他呢!几次三番糊弄戏耍于我,最后却用我恨毒了的笑脸告诉我,我那可怜的未婚夫早就埋尸荒野了。不仅如此,他更是将前兵部尚书一家赶尽杀绝,尽管我求他,我哭着给他跪下,他却用那张讨厌至极的脸对着我,趾高气昂地说,若是我恨,不如便为他生个掌权者,只要我儿是掌权者,我何需跪他!从那一刻开始,我就决定了!我要为他生儿子,我要为他儿子杀尽一切挡路者,让西朝君王之位落在我的手里!既然他如此忌惮我梁家势力,我偏要让梁家权侵朝野,这西朝是李氏江山又如何?我要他的儿子永远只是我手里的一个傀儡!我要他的子孙亲眼看着李氏江山是如何旁落、凋败的!”
梁后眼神近乎疯狂。
李元麟始终眉头紧皱,这一刻才突然意识到,过去二十年,自己好像从不曾了解过自己的母亲,不知道她究竟是个怎么样的人。
“这是场蓄谋已久的报复,”梁后依旧喃喃自语着,耷拉着肩膀,双眼沉寂如死水,已经失去了往日的神采,仿佛此刻的她早已不是那个叱咤风云的西朝顶尊贵的女人,而只是一个失去了挚爱后又失去了一切的可悲之人,笑容黯淡寂寥:“可是我输了,尽管赌上了所有,终于还是输在了那个男人的手里。”
说到这里,又机械性回头看了李元麟一眼:“你知道我最恨你什么吗?”
李元麟不解。
“我最恨你与他长得一般的脸,最恨你是他的儿子,恨你骨子里流着肮脏卑鄙的血液,我恨……”
梁后语速极快,话到一半戛然而止。
低头沉默着,好似这一切已经将她彻底打进了尘埃里,伤的体无完肤,看起来竟还有些可怜。
李元麟本是于心不忍。
可就在他准备好言相劝时,梁后突然疯了般瞪大眼睛冲过来,死死掐住了他的脖子,笑容逐渐张狂:“父债子偿!我最恨不得你死了!恨不得他从此以后断子绝孙!”
李元麟身体尚且虚弱,梁后这么一掐似乎彻底动了杀心,掐得李元麟呼吸困难,根本毫无还手之力。
想要喊人,可声音堆积在嗓子里被梁后禁锢得死死的,竟连半个音都发不出来,只能用难以置信的眼神盯着她。
这一刻,他的心终于凉透了,不再挣扎。
就因为他的母亲恨他的父亲,他就该被母亲憎恨,甚至替父亲去死吗?
可他除了是父亲的儿子,也是她的儿子啊!
世人不是常说子女是父母身上掉下来的肉吗?
为什么他的母亲却总是在用过去和父亲的过错来折磨他,利用他,伤害他甚至不惜杀了他?
为什么?
李元麟实在想不通。
梁后将全身力气聚集在手上,狠狠掐着目光呆滞的李元麟。
就在他感觉自己两眼发黑,就快要昏死过去的时候,丹霞宫正殿的大门忽然被人推开了。
徐内侍仿佛早有预感,带着两个心腹太监闯进来却毫不张扬,回身将殿门关好。
进了内殿,眼见那母亲弑子的情况,大吃一惊,面色剧变,连忙奔跑过来,三人合力,使尽浑身气力将梁后从李元麟身边拉开。
窒得发昏的李元麟忽然得以自由呼吸,立即被灌进胸腔的空气呛得剧烈咳嗽。
徐内侍是个机灵的,面对这骇人听闻的情景丝毫没有表现出好奇,倒是立马上前给李元麟顺气,问:“皇上,可需要请银医师重新来诊?”
李元麟摇摇头示意不用。
目光望向被两个太监合力拉着的梁后,痛苦问道:“为什么?”
梁后此刻俨然是疯了,竟怒不可遏大吼道:“你是孽种,你该死!你们李氏死绝了才好呢!”
说罢张狂大笑起来。
缓过气,李元麟目色沉痛,紧紧看着母亲。
沉默良久,终于咬牙下了一个巨大的决定。
“来人,拟旨。近来太后因感念先帝忧思过甚,致以夜不能寐,食不遑味,故而决定启程往皇寺为先帝诵经祷祝,朕忧母后安危,故派巫作崮将军一路安护,令拨戍卫军五十,仆婢宫监各十,常驻皇寺,务必将母后侍奉周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