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赐婚(2/3)
送走两人林沫儿得出了一个结论,苏轼极为健谈随性而为和苏辙则更加稳重内敛,很难想象这样两兄弟会生在一家。
林沫儿自然免不了向高
(本章未完,请翻页)
士林又打听了一下苏轼和苏辙的事情。
高士林给出的答案是苏轼才华横溢,极为健谈,苏辙比起他兄长来却差了不少。
苏轼和苏辙在回学舍的路上问道:“子由,你刚刚为何不说话?”
苏辙道:“兄长,你可不能乱来。”
苏轼闻言表情僵住了片刻,“子由!你乱想什么?”
两人谁也没回答对方的问题却明白对方话里的意思。
“兄长没这个心思最好。”
“为兄已经定亲自然不做他想,子由不同,你可以试试。”
“那可是公主,咱苏家高攀不起。”
苏辙连忙摇头快步离开。
苏轼叹了口气,这个弟弟哪里都好,唯一的缺点总是一副老气横秋的样子,这样会没有女朋友的。
林沫儿刻意问了问苏辙的情况就忐忑不安的回了宫。
她们两个出宫去书院的事又怎么瞒得住林近的耳目,他早收到消息了。
林沫儿和赵徽柔回寝宫的路上迎面碰到了林近。
“沫儿去书院见苏轼和苏辙了?”
林沫儿狡辩道:“二叔怎么能乱讲,我只是去书院还书而已。”
林近自然不信她的鬼话,“看好了没?你自己不选二叔我可要给你拿主意了。”
林沫儿小脸煞白,她苦着脸,“二叔!哪能这么快,才......才刚见了一面,我就很他们说了“免礼”两个字。”
林近佯怒,“你还想见几面?”
林沫儿吓得又躲在了赵徽柔身后,“没......没有要见几面。”
“先生,苏轼极为健谈,文采又好,相比苏辙更合适当沫妹妹的驸马。”
林沫儿偷偷掐着赵徽柔身上的肉,似是泄愤。
“沫儿也这样觉得吗?”
林沫儿一时无措,她有些不解苏辙没点才能不可能被林近招进书院。
“算......算是吧!苏辙一直沉默寡言,二叔看中他哪了?”
“朕看中的就是他的沉默寡言。”
额!林沫儿彻底晕了,沉默寡言什么时候算优点了?
林近又道:“其实高士林、晏几道、慕容云澈都是不错的人选。”
林沫儿急忙摇头,这三个都不是她喜欢的类型。
林近是不太希望林沫儿嫁高士林和慕容云澈的,因为他与他们本来就是姻亲了,再联姻其他大臣会怎么看?
实际上他心里的人选是晏几道、苏辙两人,苏轼有才华却不是良配,因为他太风流了。
林近觉得晏几道和苏辙两人都是值得林沫儿托付终身的人。
尤其是苏辙,极为重情重义,历史上被苏轼牵连贬斥从来没有怨言,才华也只是比苏轼差一点,但是他更稳重,如果让林近来选肯定是选苏辙的。
“晏几道和苏辙你选一个吧!”
“啊!”林沫儿哆嗦着嘴唇,摇头道:“这就要选了啊!太快了。”
赵徽柔不解道:“为什么没有苏轼?”
“苏轼进京前早已定了亲事。”
赵徽柔点了点头,“那么有才华的人不可能留到现在还没人看中。”
林近嘱咐道:“所以沫儿要尽快做出选择,省的到时候好的都被人挑走了。”
他说完转身走了。
林沫儿苦着脸跺了跺脚,那表情像极了受气包。
赵徽柔拍着林沫儿的肩膀安慰道:“先生说的对,迟了好的都被抢走了。”
林沫儿委屈的道:“根本没得选,二叔知道我不喜欢晏几道,分明只能选苏辙嘛!”
“苏辙也挺英俊的,而且更稳重,先生肯定有道理。”
“你又来帮着二叔说教我!”
“我是你未来的婶婶,说两句怎么了?”
林沫儿气结,“赵福康,枉我一心将你当成无话不说的好姐妹,你竟然想着占我的便宜。”
赵徽柔咯咯咯笑道:“你又不是才知道的。”
林沫儿暴走了,她去找王语嫣和林母诉苦了。
林近自然不会让林沫儿太早成亲,但是定亲的事却不能耽误,将她嫁个苏辙再合适不过了。
他实在想不出还有谁比苏辙更合适了,不把人先占下了将来后悔莫及。
因此他又特意交代了赵徽柔,让她蛊惑林沫儿多去与苏辙接触一下,看看两个人能不能擦出火花,只要有一丝苗头他就下旨赐婚提前将人占下。
时间一晃过去了两个月。
朝中一切如常,林沫儿隔三差五的去书院,她与苏辙接触的越来越多,发现苏辙并不是真的沉默寡言,而是他性情特别稳重,打开话匣子后并不比苏轼差。
时间一久两人互相之间确实擦出了点火花,林近感觉火候差不多了就不准林沫儿出宫了,而是一纸诏书将苏轼的父母招到了京城。
苏洵和妻子进京后没多久,林近就下了赐婚的旨意。
苏洵看着圣旨久久不语,这旨意是不能拒绝的,但是此时尚公主是为文人所不耻的行为。
苏洵的妻子程夫人接过圣旨仔细读了一遍,便喜上眉梢,“夫君要多读读书了,官家的旨意是赐婚给辙儿,康平公主三年后嫁入咱们苏家,不是招辙儿去公主府。”
“为夫就算荒废学业圣旨的意思还是看得懂的,我是怕万一他们夫妻不合睦辙儿到时候还是会受公主的欺负。”
“可这旨意也无法拒绝呀!”
苏洵将圣旨收好,便差人将苏轼和苏辙叫回了下榻的客栈。
兄弟俩看着赐婚的圣旨久久不语。
苏轼突然惨叫一声道:“嘶!子由你掐我做什么?”
“我试试是不是做梦。”
“那也应该掐自己。”
苏洵凛着脸道:“尚公主名声很好吗?看把你高兴的。”
苏辙急忙收起笑容,“父亲,孩儿和公主认识很久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