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兵者自有名教,何事于儒(3/4)
而西夏原来的西凉府则被改名为平凉路,兴庆府改为怀顺路,西平府、耀德城、萌井至盐州则被改为了平西路等等。
鸣沙城自成一路,但是此地只有鸣沙城,沙陀城、应理城,割塌寨和赏移口连城都不能算,直到此时王安石才明白林近为什么要在天湖和西寿建两座城了。
林近要回京去,渭州的土豆和地瓜就只能交给范仲淹了,但是范悦娍不肯,她坚持要负责这件事。
范仲淹回到家对着范悦娍发了一通火。
范仲淹怒道:“你何时回去成亲?陈家可不会等你。”
范悦娍倔强的道:“什么时候地瓜和土豆年产量达到六亿四千万斤,我就回去成亲。”
范仲淹震惊道:“六亿四千万斤”
“最多三年!”
“这......”
范悦娍一摊手道:“别人不会种,没女儿帮忙他们种不好。”
范仲淹纠结了,只要三年就可以年产六亿四千万斤,他心动了,只是女儿已经十八岁了,可不能再拖后了。
“陈家怕是不同意。”
“那就将婚事退了。”
范仲淹震惊道:“何至于此!”
范悦娍又道:“父亲,女儿只是想将土豆和地瓜种好让大宋所有人都吃饱饭。”
范仲淹动容道:“顺儿,你不觉得委屈吗?”
“为了大宋的百姓,女儿没觉得有什么可委屈的!”
范仲淹沉默。
“父亲,还有那木棉泾原路也要引进来种植才行,这样大宋的百姓既能穿暖又能吃饱。”
范仲淹点了点头,摆了摆手让她回去休息,他叹了口气坐到书桌前给胡媛写了封信,信里的意思很简单,就是让范悦娍三年后再成亲,对方如果不肯那就只能退婚了。
胡媛便是范悦娍和陈舜俞的媒人,是北宋的一个大儒,屡试不第在泰州开了一家书院,陈舜俞便是胡媛的弟子。
范仲淹与胡媛关系是非常好的,前些年他还推荐胡媛当了官。
放在以前范仲淹肯定不会写这封信,但是此时为了大宋的百姓他也是豁出这张老脸了。
再过三年范悦娍就二十一岁了,陈家是不可能答应再等三年的。
范悦娍转过身,吐了吐小香舌,她确实打的退婚的主意,反正从六岁开始就没与他见过面了。
只是这个傻丫头也不想想,三年后你都二十一岁了,是老姑娘了,万一林近不娶咋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