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葫芦河川(2/3)
种诂道:“不知道还会不会有天降神雷!”
狄青表情尴尬的下令道:“派出斥候,向赏移口方向探查。”
七万骑兵再行百里,直奔赏移口而去,赏移口和割蹋寨相距不过二十里,驻扎着两万西夏兵,是建在葫芦河川沿岸的两处重寨,是被保泰军司和白马强镇军司共同协防的区域。
林近带领队伍回到通会堡,派了一队人去保泰军司收拾残局,主要是找回哑火的地雷,这种东西不能让西夏人得去了,其实即便哑火也会被大火引燃,林近为了保守起见还是派人去了。
到了晚上派出去的人才回来,他们搜遍了废墟只找到三个哑火的带了回来。
林近命令队伍修整一夜,第二日直奔萧关而去,萧关是大宋建在葫芦河川沿岸的关隘,距离西夏的赏移口只有五十里不到的距离,距离通会堡一百余里地,林近赶过去最多半日时间。
热气球他们虽驮在马背上但是此时地雷已没有多事了,显然不能故技重施了。
西夏都城兴庆府里的李元昊当天中午便知道了保泰军司被宋国偷袭,宋国七万骑兵到了赏移口。
他急忙召来西夏军师张元商议对策。
张元乃是宋人只因屡试不第愤而投敌,做了西夏的走狗。
好水川之战,宋军阵亡就高达一万多人,望着好水川内遍布的宋军尸体,张元趾高气昂地在界上寺墙壁上题诗一首:“夏竦何曾耸,韩琦未足奇。满川龙虎辇,犹自说兵机。”委实将宋朝的士大夫脸都抽肿了。
定川寨之战,李元昊那句,“朕当亲临渭水,直据长安。”的豪言也是出自张元的手笔。
此人已经将汉奸当到了极致。
而历史上的张元在庆历四年,宋、辽、夏议和后感觉失去了追求便郁郁而终了,如今因为林近破坏议和的原因他却活的好好的。
林近自然是知道这个人的,但是他从来没将此人当回事。
李元昊暴跳如雷,“宋人到底用了何种手段!”
张元也惊疑,“陛下,此时应尽快派兵驰援赏移口才是。”
李元昊道:“朕已下令让刘沓率领兵五万前去支援了。”
“陛下不如再从兴庆府出兵五万前去支援吧!宋国此次有备而来,白马强军司只有五万怕是不够。”
李元昊道:“朕再领兵五万前去一举灭了萧关,兵临渭水如何?”
张元道:“陛下先将狄青的七万骑兵击退再从长计议不迟。”
“好,朕就领兵五万与刘沓的五万白马军合兵一处去会一会狄青狄汉臣!”
赏移口左翼的靖塞军司被环庆路的刘元牵制着,李元昊没敢调动。
张元道:“臣请随军出征。”
“准!”
狄青虽带着七万骑兵却没带攻城器械,全骑兵想要攻破赏移口和割蹋寨显然是不可能的,而林近的信里又没有说让他做什么。
这七万骑兵能做什么?抢马呗!还能干啥一个个马场被狄青派出去的队伍掠夺一空,而赏移口和割蹋寨的西夏守军只有两万,兵力悬差巨大不敢出城迎敌。
林近带着两千黑云铁骑奔袭百里到了萧关时,狄青也收到了斥候的回报西夏自兴庆府方向出兵十万一日后到达。
七万打十二万狄青才没有那么傻,他随即集合队伍往萧关撤退,并给范仲淹去信告知情况,半路上便遇到了林近派来的斥候。
狄青得知林近在萧关,便加速行军一个时辰不到兵至萧关。
两人略一合计便又写信给范仲淹,让杨文广带领四万步军向萧关方向进发,并让他通知环庆路的刘元警惕韦州的西夏靖塞军司。
各方兵力一调动,只是一日的时间,局势又乱了套。
李元昊和张元都懵逼了,他们不明白宋军的目的,李元昊很想一举扑向萧关灭了这七万宋国骑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