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拿捏的死死的(2/4)
赵祯见几人不说话问晏殊道:“晏相你有什么建议?”
晏殊回道:“臣觉得可以先给他升升官看效果如何。”
赵祯闻言又问道:“如果没有效果呢?”
晏殊道:“那只能按他说的办了!”
王举正此时拱手道:“臣觉得此事不妥,他如今是安抚司事,本来就是低职高就,再升会不会太高了?”
章得象也道:“河北路此时正值辽国大兵压境,本应设一经略安抚使去统筹全局,不如换人前去,林致远则可另安排职司。”
赵祯闻言道:“章相可有合适的人选?”
章得象道:“副枢密王贻永可担此任。”
晏殊摇了摇头,没有言语,赵祯却看在了眼中。
“晏相有话可以直言。”
晏殊一拱手道:“林致远才大志疏,如今他好不容易对河北路有了兴趣,若是此番撤换他,下次再想他为朝廷出力怕是很难。”
(本章未完,请翻页)
才大志疏?晏殊这是在夸人还是损人?
赵祯闻言一笑道:“晏相对林致远的脾性很了解。”
“这只是臣的拙见。”
赵祯摆摆手道:“你说的没错,河北路还用得到他。”
王举正道:“那就只能升他的官了,但是安抚使必须五品以上方可任职,他的功劳不足以连升两级。”
叶清臣道:“臣以为,林致远的功劳与履历当的此职。”
赵祯闻言问道:“叶卿且说来听听。”
“先不说未建成的河北路诸城,单说他建立的中央钱行,几个月时间为朝廷聚集了几千万贯钱财一项,足以让他连升几级。”
晏殊闻言眼前一亮,自己的儿子也是在中央钱行做事,林致远记功,晏崇让自然也免不了分一杯羹。
晏殊拱手道:“臣赞同叶司使所言,况且他还有核查禁军空饷的功劳未算赏。”
章得象道:“晏相为何不说他激起禁军兵变?”
晏殊道:“如此说来兵变是林致远的错?章相不如将杨崇勋从死牢里放出来!让他继续回去当厢指挥使。”
“晏殊你这是强词夺理。”
晏殊道:“章相你才是强词夺理吧!”
“林致远查出禁军吃空饷可是有假?”
“杨崇勋与马邑兵变意图谋杀朝廷钦差可是有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