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0章 悲伤情绪 (2)(3/4)
三日后,各种策略放在了沈怀郎的桌案上,包括江苒呈上的“三层法”。
沈怀郎将人召集,一一听取他们的意见,其中自然是不乏乍听不错的办法,很多需要用实施来做试验。
拿一块地方做实验,再看效果。
最后轮到江苒。
江苒虽然现在已经有准王妃的名头在上头,但因为沈怀郎答应了她,所以她还是能够在朝中做事。
只是吧,他的眼神还是瞒不住。
如果说不是知道两人关系,那么就是一个帝王对臣子过分宠爱,而现在嘛,没眼看!
江苒也感受到了,瞪了他一眼让他认真点。沈怀郎这才收敛了一些。
“爱卿解释一下何为‘三层法’。”
“是。”
江苒拿出本就准备好的讲板。
“我这里提出的三层,指的是下列三事:博籴、便籴、直便。”
江苒一一跟现场的人做了简单讲解,包括各自所代表的意思和如何操作。这一种办法本来是要推广,但因为那位考察的人因为某些事情被贬官,所以这种办法就没来得及跟朝廷上报。江苒从中分析过,跟现在的情况很是类似,值得借鉴推广。此种办法的有点很多,当然事情都有双面性,不能说就是完全之策,不过很多政策都需要不时调整。
此种‘三层’措施,在现阶段如果推广之后,先保证博籴的数量充足之后,才允许便籴及直便。因此,商人竞相趋鹜,争先恐后,都赶赴极边博籴。故边境粮草就能充盈起来,不为内地州郡所分占。粮草的价格也能控制住,不会飞涨腾越,各路的税收也都有盈余。”
众人一听,纷纷复议。
不过这其中也牵扯到另一个问题。
那就是古往今来都有,重农抑商,商是不是要抑制这一点。
听说之前就有很多学者因为这事而产生辩论。
江苒对这些多是持开放状态。文化多元化很大程度上并不坏。特别是新朝代在慢慢定型的前期,这还能影响以后的发展呢。
至于她提出的议案,据说朝中有人也有相似的提议。
沈怀郎拿出一份给江苒,江苒一看,马上称要见见那人。第691章名声大噪
沈怀郎带过来话题。
等议事结束,他单独留下江苒,说是要听听她更细致的讲解。
等人一走,江苒正想要跟他讲解呢就被他过来压着桌子给困在了怀里。
“恩?很想见见这位学士。”
“什么?”
“阿姐,在我面前眼神发亮说要见别的男子,知道要被惩罚吗?”
“你!”她脑子才拐弯过来,“想什么呢!那位学士跟我提出的方案这么相似,是最好实施的人选啊。我又不可能全程跟进对不对?”
所以,这瞎吃什么醋。
她解释好想溜,但被他压制住。
他满脸就是不听解释的幼稚感。
“可我会不高兴。”
“你看看,那你还同意我可以做我想做的事。”
“这不矛盾,但我必须让阿姐知道,我不喜欢你跟其他人走太近。”
“好啦,我知道了。”
知道了,然后呢。
他就这么清晰传达这个问题。
江苒小心探头,看了看,其实门都关着而且没沈怀郎的吩咐,他们也不敢进来。
她确定不会有人发现他们在议事厅做的事之后,捧住他的脸亲了亲他。
她的亲亲挠痒似得,他必然无法满足,所以她才退开,就被他反手捧住脸然后加深一吻。
得到了福利之后,沈怀郎当天宣了那位跟江苒提出同样意见人,而且破格提升了他。
这人果然是,该做的还是会做,但却善于利用为自己谋取福利。
经此一事,江苒发现沈怀郎身边的确已经聚拢了很多人才,这方面,她是真成功了。
而不知道怎么回事,她曾经做的为了引出真正人才而想的办法流传了出去。
“千金买马骨”“抛砖引玉”这类故事,在这个时空有了不同的故事版本。
而江苒的名声也更上了一层。
江苒事后猜了猜,这应该有沈怀郎的一份推力。虽然她和他两人心里都有素,她做这些不是为了出名。而沈怀郎这么做也不是为了让她出名,而是为了跟她说明,他的保证并非作假,他会让她去做想做的事,同样也不会让她埋没。
江苒的出名以及婚事的确定,也隐隐成就了贺府的荣耀。
想到贺府老太太,她也想到了沈家堡的老太太,她问过沈怀郎,是不是有做什么事。毕竟那时沈家堡甚至出手毁掉过他的前程。
如果不是沈怀郎有双重记忆,如果不是有江苒,估计早被蹉跎死。
沈怀郎却告诉她,他并没做任何事,但沈家堡的人却自己吓唬自己,在朝为官的辞官然后举家搬走了。其实如果沈怀郎真有心,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他们能去哪里。
沈怀郎根本懒得对付。
而跟沈家堡有点类似,贺家老太太好似也认为江苒现在真的发达了,一定会反过来对付她们。
之前想让江苒带她娘家的孩子共同入宫侍奉沈怀郎没成功,她又动过别的念头。
江苒并不知道,她其实是成功见过一次沈怀郎。那一次,她更是带来自己好把握的夫家或者娘家的妙龄女子过去,想要让沈怀郎自己看上。
她打的注意是让这些人进宫“伺疾”,不是说江苒病了吗?这当然就是最好的机会。
而也在那个时候,她感受到了什么叫真正的恐惧压迫。第692章变相警告
“老夫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