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小说 > 妙步生莲 > 第105章 前兆 (18)

第105章 前兆 (18)(1/2)

目录

质,还真的没有几个人能够比得上。

拓跋皇室出美男子,容貌比得上的不少,可是别的地方又有不及。

“谢氏做了比丘尼,也没甚么,他要是想起来,随时可以和谢氏重温旧梦,到时候我还得蒙在鼓里,不如找个人把她嫁了,到时候谢氏带着两个孩子嫁进去。不管王素还是她都得死心。”

嫁了出去那就不再是王家的新妇,到时候两个能怎么样,除非能够扯下脸皮去私通。

“还有,最近寻些容貌上佳的男子进来。”陈留想起甚么,对女官吩咐道。

“长公主?”女官惊讶,自从陈留再嫁王素以来,原来长公主府里的那些面首都遣干净了,现在她这是……

“我要有个孩子。”陈留道,她算是想明白了,自己为什么要吊死在王素这么一棵树上面。原本驸马对公主来说,就和装点门面的物品也差不多。喜欢了最好不喜欢丢在一旁也行。

她之前和喝了*汤似的,现在算是转过弯来了。她只要肚子里怀上了,管阿爷是谁,那都是她长公主的孩子。王素敢吱声?

他敢给她这么大一个没脸,也别怪她无情。

“做的隐秘点,别叫人发觉了。”陈留懒懒的伸了个懒腰,王素看似不错,其实在眠榻上还比不得自己以前的那些面首。若是这样也就罢了,偏偏最近两年越来越不济,陈留对他彻底没耐性了。

要是没这事,她还能专心和他过,可是这事一出来,凭什么要她受委屈?

“唯唯。”女官知道陈留是来真的,也知道这位驸马都尉身家性命就靠着天家,就算公主亲手给他扎个绿头巾,他也不敢说甚么。

158|喜事

最近洛阳里又出了个大大的新鲜事,前段时间陈留长公主的驸马的原配带着儿女,不远千里迢迢从建邺来找他,甚至找到这位昔日的夫婿之后,谢氏还写了一首缠缠绵绵的情诗给王素,想要复合。

洛阳里的权贵就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胆的女子,向来只有天家的公主去抢别人家的男人,没有女人来和公主抢男人的。众人在看好戏之余,不禁想要看看陈留这次要怎么对付这位原配发妻。

结果陈留的滔天怒火没有等来,倒是等来王素为谢氏找新的夫婿这件新奇传闻。

也不是没有那种后妇逼着原配发妻改嫁的,但是这前夫给前妻找夫婿还真的是头一次听见。

陈留在公主府中,听到女官给她说起外面的这些传闻,她笑了笑,“王素自己想要我来背这个恶名,好显得他多么无辜一样,我偏不。”

“长公主……”女官看到陈留这样欲言又止。

陈留见到女官这样就笑了,“不必如此,我比起王素,还是给谢氏一条活路了。”王素将谢氏送到寺庙里头,真的是为了她好?不过也是因为心里头对自己前妻的占有欲罢了。她看得出来自然也要挑拨一二。

“况且凭借谢氏的出身,再找个好夫婿是很容易的事。”陈留轻哼一声,这外头都知道是王素本人给谢氏找夫婿,要是真的差了,到时候丢脸的是他!

洛阳内士族不少,寒门也不少,同样的仰慕汉人士族风采的鲜卑贵族也不少。别说谢氏的确是长得清秀文景,就凭她的出身,大把的人会动心。

不过北朝士族和南朝的士族功利心是一样的,王谢在北朝也只有个名头,听起来响亮,其实半点用都没有。

那些士族也喜欢迎娶在朝中有势力门当户对的人家,或者干脆是尚主之类。

谢氏的出身在北朝士族看来也只是好听,要真的娶回来,恐怕要考虑一二。

“可是,若是谢氏不肯嫁呢?”女官还是有自己的担忧,要是谢氏一门心思全部在王素的身上,不肯改嫁怎么办?

“她还有两个孩子,两条路,要么她做妾,要么王素和我和离。前面一个谢氏是不会愿意的,那么后面,王素又舍不得。她还能怎么样?就算她不愿,王素也会劝她的。”陈留是半点都不担心谢氏不答应。

要是改嫁,只是算作夫妻和离,孩子还是可以跟着阿爷。但要是做妾,就北朝这个状况,庶出可好不到哪里去。

“她既然出身名门也应当知道其中的利害。”陈留说完,也不想再在这件事上浪费口舌了,“那件事办好了没有?”

“办好了,长公主。那些人皆扮作优伶,到了夜间就前来服侍长公主。”女官躬身答道。

“嗯。”陈留的面上多出了一点笑意,她不再去想外面的王素,她只要好好享受便好。

至于王素怎么样,那都是他自己的事,和她没有半点关系。

洛阳开春之后,贵妇们相聚在一起,赏花喝茶说说话,若是家里有适龄的小娘子,也会带出来。

萧丽华今日没见到陈留,最近这两三个月,洛阳城里几乎是所有人都知道她和陈留不和,萧丽华想起那件事就觉得冤枉,她又不是故意的。虽然心里猜到谢氏出身不简单,但她哪里会往陈郡谢氏想?又哪里会知道谢氏和那两个孩子就是王素的妻儿。

偏偏陈留把这笔账算在她头上,上几回在宫里,陈留没给她半点好脸色。一开始萧丽华还有些过意不去,等到时间长了自己缓过来,萧丽华都想对陈留呸一句。

自个选的怪得了谁,她还听说陈留脑子发热进宫说想要下降王素的时候,皇后还劝过她,说王素有妻儿,最好还是别考虑,陈留自个发昏,到了这会出事了怪谁?

“王妃,最近洛阳里出了一桩奇闻。”萧丽华坐在床上,旁边的一个鲜卑贵妇和她咬耳朵、

萧丽华听到转过头来,“奇闻?”

“还不是王将军前面那位娘子的事。”那位鲜卑贵妇说着也笑了,“最近王将军不是给那位夫人找夫婿么,那些汉人士族有几家想要续娶的有点意动。”

“那么没甚好意外的。”萧丽华听完撇撇嘴,“谢氏出身高,王谢堂前燕,就算冲着这名头那些士族也会考虑一下她。”不过北朝的士族和南朝士族在势利眼上也没太大的区别,陈郡谢在北朝没有半点势力,北朝真正的百年簪缨世家也未必看得上谢氏的那个名头,可能有意向的都不是那种管事的主系,不过也有可能续娶求个继妻有名头没有实在的,日后家里也不会闹得天翻地覆。

“不是,真正出事的是寒门。”说着鲜卑贵妇看了看周围,确定没有人看到这边压低了声音和萧丽华说,“王将军找的,大多数都是寒门,听说中书省还有寒门子为了迎娶谢氏,将自家的原配给休离了。”

“噗——!”萧丽华听的时候正在喝酪浆,身旁那位鲜卑贵族把这话说完,她差点就把口里的酪浆给喷出去。

萧丽华赶紧拿出帕子擦拭着嘴角,她嘴角忍不住的往上咧,只好连连咳嗽几声来掩饰。

“……这王将军做事当真非常人能够预料。”萧丽华半是感叹半是讥讽的说了这么一句。

反正这年月兵荒马乱的,什么奇葩事都有可能发生。其实说北朝乱,南朝那边也是奇葩众出。

“听说其实是长公主下令的。”鲜卑贵妇说这话的时候,脸上神情有些微妙,“长公主手段了得。”

“……”萧丽华心里嗤笑一声没说话,手段了得还不是在受渣男的气。这件事上兰陵说的还是没错,在乎那么多干嘛,直接将王素休了就是,反正一个外来户,在北朝权势全都是皇帝给的,还真怕他翻天?

要是贪图王素那点才貌也完全没有必要,北朝又不是没有士族子,而且那些士族子节操也没多少,伺候的了太皇太后,自然也伺候的了长公主。

“那么下手的确还是挺狠的。”萧丽华感叹几句,陈留这一手可不是玩什么下绊子让人摔跤什么的,而是明明白白的让王素抽自己耳巴子,然后连带着让谢氏绝望。

这样耍的一手好阳谋,谁能说甚么呢?谢氏那么年轻,孩子都还没有长大,难不成还要谢氏守一辈子,南朝她是不知道,但是北朝这么做了,那是要被人指着鼻子骂的。

“看起来是痛快了,可到底是意难平啊。”萧丽华想了想,还是替谢氏叹了口气,她一开始知道这件事也很恼火,她将人调到内城是为了谢氏给她做事的,谁知道这事还没做多少,谢氏就寻夫去了。不过现在时间长了,她对谢氏也是同情了。

千里迢迢找过来,谁知道心里的良人竟然是个王八蛋,没有什么比这个更让人吃惊了。

贵妇们依然谈天说地,这会大将军府门口却积聚了一圈的人。

领头的那是一大家子。带头的老人家花白的胡子气的直抖,他带着儿孙站在王素府前。这一家子人前两天才把前女婿的家里给砸了,老头子想起前女婿那个混账,心里头的火气就更旺盛。

王素这里要给前妻找新夫婿,没人拦着,但是他那个前女婿竟然为了能够迎娶谢氏,休了发妻,这让一家上下都难以接受,不但和离将女儿嫁妆庄园全部收回来,而且还带着一百多个族人打上门,将前女婿家里上下砸的精光。

砸的精光不算,老头子虽然也是寒门,但是家里也是族人在朝廷任职为官,一封奏折就将女婿给告到皇帝那里。

这会他是带着人来找王素的麻烦了。

“王素!你出身大家,却把做人的道理全给忘记了!”老头子将手里的拐杖敲得砰砰直响,“有你这么做人的吗?为了自己了事,把别人害的夫妻离心!”

老头子年纪大了不好说的太难听,但是他们带来的那些家妇们就未必。北朝汉人娶妻不拘于汉人女子还是胡人女子。

胡人里头尤其是鲜卑,女子为尊风气犹存,女子们性情彪悍,那些鲜卑女或者是胡女说话就没有老头子那么文绉绉的,卷起袖子上去,让自家男人把家翁给扶下去换她们上。

有本事嫁前妻,你有本事出来啊!有本事勾引男人,你有本事出来啊!

王素门前鲜卑话匈奴话基本上是胡语到处飞,路过的犊车也听了下来看热闹,说是有德行的人不会管别人的是非,但是真正有德行的人是少之又少,充其量不过是披了一层外衣的俗人。

内城里的人绝大多数都听得懂鲜卑语,那边热闹非凡,周围一圈人也是看的十分愉快。

王素得知此事,坐在席上伸手揉着头上的穴位。一对儿女坐在他面前沉默不语。

自从他和谢氏将陈留的意思转达之后,他便将两个孩子接了过来。谢氏改嫁,代表着他和谢氏和离不再是夫妻,两个孩子都是王家人,自然是要接过来的。

谢氏那时的神情,王素回想起来任然是一阵内疚。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他身家性命还有父兄的仇还未报,他那会也是恳求谢氏不要出家也不要做傻事。

“阿耶,外面的事该怎么办?”王摩坐在席上发问,他自从离开母亲回到父亲身边之后,就像一下长大了。

“派人将他们遣走。”王素知道此刻自己将人迎进来做一场戏是最好的,但是他此刻头痛如裂,而且那些都是寒门,他也不屑于和对方打交道。

他们当初识人不清,如今还要来找他的麻烦么“

“阿耶,阿娘呢,阿娘真的不一起来?”王素的女儿问。

王素面上表情一下凝住,“……你阿娘要改嫁了,不会过来了。”

将军府门口的一场大戏连着上演了几日,那家人差点没将王素大门给踹出个洞来。吵闹了几日。

后来还是皇帝裁定那个负心郎被革职,那家人才没来了。

王素看不上那些寒门,尤其他对谢氏还留有那么一丝情分,看那些寒门就越发的不顺眼,而士族续娶,他也看不上对方的门第。

寒门之中以皇后娘家最为显赫,但那些未娶妻的年纪小不说而且都是庶出,他看不上眼。士族之中清河崔氏赵郡李氏最主要的还是和权贵联姻,即使透出意向来的,王素也是觉得浑身上下都不舒服。

就在他拖着的时候,陈留让人从长公主府给他送去了一个,王素看见上面的字险些涨红了脸。

陈留送过来的人名乃是一个鲜卑贵族,在汉化改革中,已经改姓为刘。

陈留瞧着王素都纠结了一个多月,事情闹出不少,但是事情也还没定下,她干脆就出手替王素定了这件事,反正到时候还是王素去出这个头。

北朝中汉人士族和鲜卑的联姻老早就有了,现在宗室也是多娶汉人士族女为妻,陈留可不觉得自己埋没了谢氏。要知道在北朝,就是清河崔氏这样的百年簪缨大族,之前可没少将自家女儿嫁到胡人家里去。

胡汉联姻司空见惯。

她等了两日,王素让人送来消息,他已经去那家商议此事了。

陈留噗嗤笑起来,她靠在隐囊上,身旁两个貌美的少年在给她捶肩揉腿。少年们手劲适中,将她侍弄的很舒服。

这些少年都是出身良家,不是优伶之类的贱籍。

王素这次去,恐怕那刘家会很快答应下来,毕竟那家还算是比较仰慕南朝士族风采的,谢氏嫁过去也不愁没有好日子过。

对谢氏,她还是手下留情了。换了个公主,对这么一个想要和公主并嫡的,要么就是被公主给踢出洛阳,要么夫妻俩一起滚出去。

她还是相当的仁慈了。

“长公主,可还舒适?”美少年抬头笑,眉目间光彩流转,好不迷人。

“……”陈留一笑,伸手就将那少年的下巴挑起来。

果然还是现在的生活更加舒适,当年她是怎么了才对王素那般死心塌地的?陈留百思不得其解。

刘家很快就和王素说好了,刘家主要是为自己儿子娶妇,不是当家的郎主,那郎主还有一个比他更加凶悍的鲜卑妻子管着,几十年来都不敢花肠子的。

这次也是因为一家子想要娶个知书达理的新妇,知道王素在替前妻找新夫婿,就抱着试一试的心去找了陈留长公主。

结果还真的成了。

这一家子出手大方,若是聘礼是不吝啬的。但就算有聘礼,谢氏也没有娘家人收了。王素对谢氏有愧疚,给她置办了嫁妆,算是让他心里好过一点。

刘家唯恐这个新妇跑了,婚期都定的很近。

谢氏出嫁之前,王素去看她。

两夫妻相对无言,过了许久,谢氏才道,“愿王郎身体康健多多加餐,阿摩两个孩子就交付给王郎。”

“你只管放心,两个孩子,我是不会让他们受委屈的。”王素对于谢氏改嫁,心中一千个不情愿,但情势所逼,他也无可奈何。

谢氏听完他的承诺之后,在席上对他一拜。

谢氏从王素别邸上出嫁,在谢氏出嫁之后的两个月,陈留长公主府也传出了公主有身的好消息。

这下王素就算是下朝,同僚们也会四面八方的涌过来,对他连连道喜。

尚公主,公主有了子嗣,这才算是开花结果,不然公主们是随时有可能休夫的,有了孩子,只要别过分基本上就能保住自己驸马的帽子。家中也能保证两代富贵了。

不仅仅是王素被道喜,就是帝后也是很高兴。

皇后从长秋宫派出大长秋给陈留带去了不少的东西,陈留靠在凭几上,看着手里的单子,笑的开心,她抬头看了一眼身边的美少年。

美少年和她对望一眼,笑容越发柔情。

159|立太子(一)

洛阳在过了一段时间之后,终于是平静了下来,陈留和王素这一对也算是有了结果。

萧妙音靠在凭几上,看着那边阿鸾梳着总角拿着一串铃铛在逗妹妹玩,福娘和阿鸾小时候一样,长得圆滚肥壮,这会儿福娘也大了,咿咿呀呀的叫个没完,福娘瞧着还不够,伸出胖胖的胳膊来抓。

阿鸾得意洋洋的把手里的铃铛拿远了点,福娘伸长了胳膊也够不着,够了那么两三次之后,福娘干脆尖叫起来了。

“给你就是了。”阿鸾被妹妹的尖叫吓了一大跳,赶快把手里的铃铛给她。

“阿鸾和福娘处的不错。”常氏在一旁看着,笑的一双眼睛都眯了起来,萧妙音在燕王府外给常氏安置了一个宅邸,常氏偶尔也出来住一株,不回去和燕王萧斌对着。

常氏现在过得舒心无比,她已经没有什么好担心的了,两个女儿已经是安定下来,然后亲生的儿子入了秘书省,就等到时候娶妇了,她还有甚么操心的,没甚么操心的,每日在宫里看看外孙女和外孙,笑一笑,常氏就能乐上一天。

“那是,阿鸾和福娘要多多相处才好。”萧妙音想起拓跋演已经有意让有司安排册命皇太子的仪式和诏书,等到阿鸾做了皇太子,他就要到东宫去了。

东宫里有依照朝廷的格局置办的东宫官署,到时候阿鸾想再像这样和妹妹玩就不可能了。

要学的东西多,哪里还有空,不如赶紧趁着他还有时间,多和福娘相处一下,这对兄妹日后可是要相处一辈子的。

“阿鸾?”萧妙音开口,阿鸾听到她的声音连忙从福娘面前跑过来,他人长大了知道不能够随随便便钻到母亲怀里撒娇了。他满眼期盼的看着她,萧妙音就笑了,摸了摸他的脑袋,说了几句阿鸾最近长得更高了,读书也读的很好了。

“阿娘,等儿再大一点,儿就亲自打一头鹿给你。”阿鸾站在那里拍着胸脯给萧妙音许下诺言。

“还要打头熊,给阿婆补身子。听说熊掌可补啦~”阿鸾说着就觉很得意,他长得可快了,前段时间阿爷还说再过几年,他就长得比阿爷还要高了。

在阿鸾看来,父亲就和一座小山似的,能够比父亲还高,他想象就觉得相当高兴。

“好。”萧妙音知道这会打猎是贵族必须会的,如果是那种带野性的,代表自己的武力更强。

至于保护动物……这会保护动物满山林的跑呢。

“阿鸾有心了。”常氏笑得合不拢嘴,她把阿鸾抱过来,亲了亲他的额头。

阿鸾原先还有些害羞,后来干脆就窝在外祖母的怀里不动了。

“阿娘,阿爷说儿要做太子了。”阿鸾想起一件事来,直起身子看向萧妙音。

常氏听见阿鸾这话伸手在他身上轻轻拍了一下,也看着萧妙音,现在拓跋演和萧妙音就只有这么一个儿子,以后两人可能还会有皇子,但鲜卑是立长,这一点是不会改变,而且他又是嫡出,只有阿鸾做皇太子了。

“这件事你阿爷还在准备。”萧妙音没觉得有多高兴,反正迟早的事,现在福娘才几个月大,拓跋演就急哄哄的要给女儿封渤海长公主,她拉都拉不住,只有将汉人的那一套长幼有序拿出来,才让拓跋演冷静一点下来。

先封太子再封公主,到时候长幼次序什么的全都有了。其实她也是担心阿鸾会认为父母偏心,到时候误会就不好了。

反正女儿还小完全不懂什么,大一点也完全来得及。可是阿鸾这年纪已经知道不少事了。

“嗯,儿不想离开长秋宫。”阿鸾将心里的苦恼说出来,他有记忆以来一直都是在长秋宫里。封了太子,他就要搬到为太子准备的东宫里头去了,光是想一想他就不高兴。他才不想要离开阿娘。

“又在说傻话了。”萧妙音伸开手臂,阿鸾就从常氏怀里爬出来钻进她怀里去。

“儿女最终还是要离开父母高飞的,”萧妙音说完这句话觉得有些不太对,她改了口,“阿娘和阿爷不是一直都在这宫里么?”

孩子总是要长大,这会年纪还小不知道什么,可是天家中,孩子的童年总是特别的短,等到过了两三年,阿鸾就长大了,到时候还不是一样的要承担起责任来。

“你看,到时候阿鸾住在东宫,阿娘和阿爷在这里,你想要来看阿娘了,不是常常可以来的么?”

萧妙音倒是没阿鸾的不舍,东宫离长秋宫是有段距离,但基本上是两个小区的差别。阿鸾要适应,她也要去习惯。

“阿娘……”阿鸾软软的叫了一声,伸手搂住她的腰。

“阿娘也舍不得你,但是为了你的前途,也只能舍得了。”萧妙音抱着阿鸾拍了拍,阿鸾干脆就闭上了眼睛。

萧妙音好笑的抱着他,最后阿鸾还真的在她怀里睡着了。

“让人把阿鸾抱下去把?”常氏知道外孙这会沉了很多,萧妙音这么抱久了手臂也会酸痛。

“算了,趁着他还能在我这里多睡一会,我就这么抱着吧。”萧妙音低头看了一眼怀里儿子睡的口水直流的模样。

常氏叹口气,这孩子大了,若是皇帝再不册封太子,恐怕萧家也安心不下来。这册封了皇太子之后,阿鸾就要真的做个大人了,小小的孩子呆在那么大的东宫里头,怎么想都觉得有些心疼。

她看着孩子睡熟了的脸,伸手去碰一碰,阿鸾在睡梦中动了动,然后脸都埋进到了萧妙音层层叠叠的衣襟中。

“孩子长大了也就这个让做阿娘的放不下心,大了要娶妻生子了,要远走高飞了。做阿娘的哪里放得下心呢。”常氏对此深有体会,萧妙音进宫那会,她是又高兴又担心,高兴的是女儿前程,担心的是女儿在宫里会不会过的不好,毕竟宫里头都是贵人,几乎个个都比她高。

回想往事,常氏坐在那里长长的叹气。

“眼下不是苦尽甘来了么、”萧妙音知道常氏在回想自己那些往事。说句实话以前的事她自己也不想想多了,毕竟往昔不可再追。

“是啊,苦尽甘来了。”常氏伸手擦擦眼睛,“年纪大了,就是这点不好爱唠叨。”

“这不是正好么。”萧妙音笑道,说着怀里的儿子蹭了她一下。

**

拓跋演的确是有心册立皇太子了,原先还说是等阿鸾长大,现在阿鸾都好几岁了,已经说可以平平安安长大了。

阿鸾是他和阿妙的第一个孩子,长子长女对于父母的意义总是不一般,拓跋演也是一样,或许是因为他年幼的时候就没了爷娘,他对阿鸾总是带着那么一点溺爱,也喜欢多陪着阿鸾一会。

对于皇长子来说,最好的莫过于尽快的确定他的皇太子身份,日后到时候还会有同母的兄弟,就是年纪差的大,但名分不确定下来终究还是个隐患。

拓跋演让有司准备册立皇太子仪式,他自己则是在昭阳殿亲自写册封太子诏书。拓跋演喜欢自己写诏书,尤其是特别重要的,当初册立皇后的诏书就是他自己写的,洋洋洒洒几乎将诗经里的典故给用到。

事后萧妙音说他写的诏书肉麻兮兮的,拓跋演不知道肉麻为何物,但是写都写了,颁布天下了也没办法收回来,何况他还不想收回来呢。

这次是册立长子为皇太子,他思索良久,终于才下笔,结果这下笔还是写到了外面天都黑了还只是下了几笔。

拓跋演回头就和萧妙音说,“这册命太子的诏书,还真是难写。”

萧妙音听拓跋演这么说,一手就戳在了他脑门上,“中书省那么多人是作甚的?秘书省那么多人又是作甚的呢?”

中书省和秘书省,几乎将洛阳的世家子给装进去了一半还要多,那么多世家子,萧妙音就不信出不了几个能够将诏书写好的人才,不然养着那群人是作甚么用的?

“不是,我还是想自己写。”拓跋演抱着萧妙音感叹,“毕竟只有这么一次。”

一生只有一回,拓跋演自然是想要将事给做的漂漂亮亮,让别人来他有些不太乐意。

“你平常事情也多,况且阿鸾你也要带着上朝了。”萧妙音不知道拓跋演这些个毛病到底是怎么来的,就算是皇帝也不能事事躬亲,事情那么多,要是样样都来早就累死了。

“不一样,这事啊就和当初立阿妙你为皇后一样,我这一生也就这么一次,累点也无所谓。”拓跋演闷声笑了笑。

萧妙音听他提起,想起他那份肉麻兮兮的诏书,他这是半边天下的秀恩爱,而且别人还不能不看不听。

“你也别太累着。”萧妙音觉得这些到底还是自家的事,意思尽到就可以了。

“我知道,为了孩子也没多少累的。”拓跋演想起阿鸾,算是明白父母爱孩子能爱到什么程度,真心的是想要把自己能给的都给他,小心翼翼的想着他能够平安长大。

“对我来说,你身体健康就行了。”萧妙音要说有什么心愿那就是一家子身体好好的,至于别的也不怎么在乎。

人在还怕其他的没有?

“……”拓跋演听后失笑,他头埋在她的怀里,这一下真的是和阿鸾没有任何区别了。

“我真的要谢谢大母。”拓跋演在她怀里道。

萧妙音听着就笑了,“那会我可担心了,想着这位小陛下是不是想要把我大卸八块。”

拓跋演一听她的话差点笑出声,“那会你才多大,怎么就想这些事?”回想那个时候,两个人都还年幼,就是他也未必会想到那种事上。

“那会头一次进宫,见到你,不想这个想甚么呢。”萧妙音回想当年的日子,那还真的是胆战心惊,不过拓跋演的表现却是出乎她的意料。

“我那会是真的怕,怕自己一不小心就成了输家。”萧妙音叹口气,似有无尽的感叹。

“我也怕,我那会也输不起。”拓跋演伸手抽出她头上发髻里的玉簪。玉簪一抽走,乌黑的长发便如同流水一般蜿蜒而下。他捉过她一缕长发抓在手里,宫灯的光芒照在头发上,他把玩着那一束头发,似是漫不经心,“可是你那样对我全心全意,我也不能输,也不能让你输。”

“……”萧妙音转过头去,此刻许多话涌上心头但是一句也说不出来。

年少相伴走到了现在,许多话就算是不说,两人心中也是明白。

“麻烦你这一辈子就要陪着我了。”拓跋演松开萧妙音的长发笑道。

“也麻烦你将现在的作风延续下去,不要在我眼前出现除我之外的女子。”萧妙音也握住他的手,看着他的眼睛认真道。

她这话一出来,拓跋演抱住她笑成了一团,外面眼下都在风传天子也是惧内的。不过他听着那些话,也不觉得恼怒。

惧内二字,不过是他年少的时候遇到了对的人。就算被她管又如何,他甘之若饴。洛阳里的那些权贵宗室,被妻子管的严严实实的还少?

多他一个也不多。

“以后若是有时间了,可以带着你去南边看看。”拓跋演压在她身上突然道。

萧妙音知道他雄心万丈,不过眼下南朝和北朝比起互相吞并,更多的是在互相对峙。她也不忍心泼拓跋演冷水,只是伸手在他的头发上摸了摸,算是同意了。

拓跋演自个琢磨了许久,算是将册封太子的诏书给琢磨出来了。他对这封诏书前前后后修改了好几次,一直到他觉得满意了,才下发给门下省。

门下省看着皇帝写好的诏书,十分有皇帝以前的风格,引用典故非常多。有人想起当年皇帝册封皇后的时候也是这样。

不禁有人就佩服起当日宣读诏书的宗正来,那诏书是怎么读下去的。

宗正在自家屋子里头大了一个喷嚏。他揉揉鼻子从床上起来,发现四周被屏风围的一丝风都没漏出来,难道是有人说他坏话?

宗正这下摸不着头脑了。

太子诏书已经定下,接下来的就是立太子。

立太子之事关系国本,不可等闲视之。眼下皇帝只有这么一个皇子,而且还是皇后所出,不管是长还是嫡,他都是站得住脚。

皇太子册封仪式,有司准备的脚不粘地,这一次比册命皇后的那一会还要棘手。因为这一次是天子进行了汉化改革之后。太子册封仪式自然是不能用原先鲜卑人的那一套,但是用汉人礼仪,秦汉魏晋每个朝代都有不同,那么参照那一代?如果照搬南朝的也不行。

册封典礼的流程已经拟了好几次,也被上面打下来好几次,那些一条一条的流程旁,天子的字写得密密麻麻,看得人头皮发麻。

自从迁都洛阳之后,令人不快的事几乎是一件接着一件,所以萧妙音和拓跋演也有着借册封太子这件事,振奋一下人心。

所以典礼只能隆重,不能节省。

负责此事的官员不得不硬着头再改,改了不知道多少次之后,终于才等来上面的一句“可”。

有司一群人在经历了自己内部人为了到底用哪一朝的典礼,以及其中的出处吵得不可开交之后,头一回想热泪盈眶。

终于是定下来,同僚们不必再为此事争吵了。要知道这几个月里,光是同僚们争论的时候,心情激荡之下拍翻的几案就不知道有多少张了。

拓跋演拿着最终定下来的流程给萧妙音看,萧妙音看着那么堆起来的文书,知道这一场走下来没有一天是不成的。

她那会册封皇后的时候,从天不亮到天全黑了,一日就撑着脖子坐在那里当菩萨被别人拜。

这下子这一切阿鸾全都要来一遍了。

“你看看怎么样?”拓跋演抱着她,说这话的时候吻着她的脸颊和脖子。吻落在脖子上痒痒的,萧妙音被他弄得痒的受不了,伸手就将搁在脖子上的脑袋给推开,“说正事都还这么不正经。”

其实之前拓跋演还将那些流程都给她看,要她也说一说怎么改。萧妙音对前朝的礼仪制度没有拓跋演那么感兴趣。

一套礼仪极其繁琐,光是一个拜礼就有诸多讲究,这回阿鸾也是要来一次了。幸亏这孩子从小就是在宫廷里长大了的。很多事都是耳濡目染,根本不需要让人特别的教。

“这不就是正事么。”拓跋演忙完这一阵子,放松下来,他一手就搂在她的腰上,“阿鸾都这么大了。”

“你也不老。”萧妙音都不知道拓跋演那里来的这感叹。她和拓跋演生阿鸾的时候,拓跋演才二十出头,年轻的不行,到现在他也依然年轻。至于照着这会的标准……他算是个中年人了。

“真的?”拓跋演一听就来了精神,男人最爱自己女人说他年轻力壮,哪怕是五六十岁老头了都这样。拓跋演自然也没能免俗,他这段日子想了好多好多,例如自己要和她给阿鸾添几个弟弟妹妹,还有给儿子留一个好局面。

想着想着就怕自己老了。

萧妙音无语的看着拓跋演,这家伙到底是多怕老?连三十都没有呢,就成这样了。

“是真的。”萧妙音看着手上的文书也没有多少要改的,想起这段时间好像是有点冷落他了,将文书放到一边,捧起他的脸就打算疼爱他一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 火影:刚当海贼王,我重生成佐助 医仙之纵横无敌 村野小神医 以暴制暴,从暴君杀成千古一帝 出国后,我带回光刻机能一等功吗 我以道种铸永生 古仙传说 盘龙之亡灵主宰 末日进化:开局捡到一个美女丧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