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前兆 (8)(1/2)
,更不用提高丽王进贡来的高丽美人。若论艳福,皇帝是第二都没有人称第一,但就是这样,皇帝一门心思的扑在左昭仪身上,其他女人那是看都不看。到了如今更是直接生了皇长子。
男人的那些宠爱都是虚的,只有名分和孩子才是实在的,宗正说要皇帝早早立皇后,但是皇帝心仪的人选,哪个还不知道?只是等着看左昭仪有没有那个天意能够手铸金人成功了。
北朝皇后几乎历代都是由手铸金人挑选出来的,若是手铸金人不成功,哪怕生再多的孩子,再受宠,都是空的。
王妃们积聚在一起也是在讨论这件事,萧丽华笑盈盈的对其他王妃说,“不知道是哪一位有这样的福气呢。”
她此言一出,在场的王妃们除了萧嬅一人之外,几乎都盯着左昭仪同母妹妹乐平王妃萧妙善也是萧五娘直看。
五娘的性子和萧妙音一样,都是比较偏向活泼的,她听了萧丽华这话,知道话下的意思,她捂住嘴噗噗直笑,“那就看是谁有这个天意了。”
“我看喃,已经差不多了。”一个外姓的王妃调侃道。
说罢妯娌们又大笑起来。后宫里的事,除非是有着甚么野心,不然不管怎么样,外命妇们都是瞧个热闹罢了。
大家都在笑,唯独京兆王妃没有笑,甚至扯嘴角装个样子都没有。京兆王妃的性子和京兆王一样的怪,平城里的贵族私下里说这对夫妻可真的是有夫妻相。
京兆王是好男色,闻着女子的味道就恨不得把前几日吃的东西都给吐出来。京兆王妃这是彻底的不言苟笑,坐在那里就和寺庙里的菩萨似的。
真菩萨大家都喜欢,可是这装作菩萨么……
呵呵,谁买账谁就是傻瓜。京兆王在平城里也不是甚么重要人物。
众多王妃瞧见坐在那里板着脸的萧嬅,心里冷哼一声:装模作样!假清高!
这话的确是有些冤枉萧嬅,萧嬅听到这个消息无异于遭受了雷击一般,要知道上辈子萧妙音可是在她被软禁之后,皇帝提出废后再立。如今她成了王妃,而萧妙音直接生下皇长子,并且宗正那话里的意思,她听起来,似乎是在暗示天子赶紧立宠妃为皇后。
不,怎么可能会这样!萧嬅几乎惊骇欲死。
不可能的,绝对不可能的。就是当初,废她的时候,朝廷里还是有那么几声抗议,如今怎么会这样?萧嬅越想越慌,越想越怕。重新来一次她的同胞兄弟一死一废,她彻底没了进宫的资格,到了如今从皇后变成王妃这样的外命妇。
难不成还真的会把萧妙音做皇后的事给提前?
萧嬅想着额头上都起了一层冷汗。
她一心一意想着萧妙音会有报应,结果她不但没有报应,而且还比上辈子更加的逍遥肆意。她不服,不服!
凭甚么?凭甚么萧妙音就可以这样,而她就要和皇后宝座无缘?上天为何如此不公!
旁边的王妃瞧着萧嬅那一脑门的汗珠子,不禁问道,“四娘,你这是没事吧?要不要叫疾医来看看?”
她这话一出,旁边的王妃们也看过来,纷纷过来表示担心“是啊,是不是病了,还是赶紧的回去看看吧?”
“不……”萧嬅终于露出了一点慌张,她低下头带着些许的慌张,“不,没有甚么。”
“这可不好啊四娘,还是感激你的看看,别认为年轻就行了,看着是小病,其实可是半点都拖不得,一拖那就是大病了。”
“是啊,是啊,四娘回去看看吧?”
王妃们纷纷出言劝道。
高凉王妃伸手整理了一把发鬓,她拿出作为大姊姊的气势来,“四娘回去看看,有病莫要小看也莫要拖着,要是重了就不好了,要知道,王府上下可都是指望着你呢。”
高凉王妃自然是不会拆自家妹妹的台,至少表明上是的。她这一番话说得在情在理,就是萧嬅原本没事,听着这话都要回去让疾医好好看看了。
“对不住……”萧嬅从床上起来。
“无事,无事,你身子要紧。”萧丽华是在一旁看好戏看够了,出言劝道。
天知道萧嬅除了讨厌萧妙音之外,最讨厌的就是这个堂姊,明明上辈子就是个老实本分的,结果这辈子和换了个人似的,不仅仅是上蹿下跳,种银耳做生意,身子还和宫内的萧妙音勾勾搭搭,简直不要脸到了极致。
萧嬅脸色一青,视线直接略过萧丽华,挺起脊背向外面走去。
不过萧丽华肯定想不到,李平会反对萧妙音立后一事吧?上辈子,李平对萧妙音很是看不过眼,甚至两次三番的问天子为何对萧妙音情有独钟,到了立后甚至还带人反对。
想到这里,萧嬅面上似有笑意。
高凉王妃瞟见,不禁蹙起眉头,妯娌之间有嫌隙在所难免,但是当着一众人将心底的想法表露无遗,高凉王妃真是觉得四娘简直太没有姊妹情了。
再怎么样,彼此之间都是同姓的姊妹,一句关心的话,她竟然还给脸色看。
萧丽华没有高凉王妃那么多的想法,萧嬅在她看来就是个笑话,甚至萧嬅这个王妃做的也是个笑话。
不过就是看其他人家阿爷多少有些良心,就算皇家说项,也没几个舍得把娇生惯养的女儿嫁给一个有龙阳之癖的。哪怕是宗室,这也是把女儿往火坑里推。
何太后自然是不愿意自家侄女去受这个罪,就拿萧嬅顶上了。她那会还担心萧嬅受不了,想要去帮她,谁知道萧嬅自己还挺乐意,如今萧嬅都不知道自己成别人眼里的笑话了。
这些王妃们哪个不知道京兆王自从成昏的这么些天来,就只和娈童混在一起,连王妃的屋子都没去过。
萧丽华见着五娘有些担心的看着她,她摇了摇头,“无事。”她要是将萧嬅放在心上,那得把自己给气翻过去。
“对了,如今左昭仪如何,皇子如何?”萧丽华和五娘说起别的事来,“那笔绢……你阿兄收到了吧?”
萧丽华是知道自己不便插手火药的事,但是她可以从一边资助!毕竟这种研发最耗费钱财了,而萧弘更是对这个有兴趣,不惜自己亲自过来试验,萧妙音这一系是庶出,没有太好的供养。萧丽华就私下里贴补。
“都收到了。”五娘压低声音道,“多谢姊姊。阿兄最近也不知道怎么了,就喜欢道士的那些炼丹术。”
说起这个五娘都觉得脸红,这个兄长的前途是定下来了,简直是大好。入了中书学,那么官衔就近在眼前了。
可是这个可是靠在宫里的大姊姊得来了,不赶紧的读书练武,别给姊姊丢脸,反而对道士的那一套有兴趣。五娘觉得太丢脸了。
“这也好,说不定就看出个甚么?”萧丽华想的挺好,反正有个兴趣在总是好的,“何况家里还有大郎看着,不会出事的。”
提到那位嫡出的大兄,五娘不说话了。萧佻是嫡出的,虽然世子不是他,但是他的前途看着不比世子萧拓差,而且家中的阿爷也很器重他,在弟弟妹妹们面前,这个阿兄是威严十足。
“五娘,多多进宫看看三娘。”萧丽华想起产妇如果照顾不好,有时候可能会得抑郁症,虽然宫廷里甚么都有,但是亲人能够时常过去探望,对产妇来说也是好事。
“嗯,二姊姊,儿知道了。”五娘一口答应下来,
萧嬅没有几个交好的人,她出来之后一直就回到了京兆王府,到了王府过了二门,就见着管事娘子满脸为难的上来禀告,“娘子,上回给大王送过去的两个美人……被大王下令剐了肉,拿去喂狗……”
管事娘子说这话的时候,浑身上下都忍不住发抖,那些美人正是由她的手选出来,叫人送到京兆王那里去的。
那些美人都是豆蔻年华,容貌娇媚身材妙曼。结果竟然落得个那样的结局!听人说,行刑的时候,那惨叫几乎能够把人的耳朵给震聋了,还是行刑的人看不下去,才一刀子戳在心口上,给几个一个痛快。
“死了?”萧嬅蹙眉,她从鼻子里发出一声轻哼,“那还真没用。”
管事娘子低着头,一句话也不敢说。
“男人就没有不好色的。”萧嬅低头看着自己的指甲,“就算是他,也还是一样。”
“大王还让人带来一句话。”管事娘子说起这个,声音都在抖。
“甚么事?”
“大王说,他的子嗣和娘子无关,也不必娘子前来操心。”说完这话,管事娘子干脆直接低下头装死了。
萧嬅听见这话眉头蹙起,她呼吸有那么一瞬间的急促,不过很快,她就平伏下去。过了好一会她才道,“那就告诉大王,妾是皇太后和天子亲自择定的王妃,大王子嗣之事,若是妾不管,那么到时候有何颜面来面对列祖列宗!”她这话说的铿锵有力,但是听得旁人冷汗直流。
这王妃的性子往好了的说是刚强,说不好听了……哎,这话大王哪里会听得下去呢,说不定又是一场大吵。旁人心中叹息。
萧嬅说罢,就往屋内走去。
她当年不敌萧妙音,但是如今京兆王府里可没有萧妙音那样的女人,她难道还不行了?
**
朝堂上立皇后的消息传出,萧妙音也知道了,原本她如今就住在昭阳殿里,只不过名义上还是说来看儿子。
萧妙音抱着阿鸾逗了一会,就在阿鸾哼哼唧唧要母亲给他哺ru的时候,拓跋演满脸兴奋的冲了进来。
“阿妙!”他一进来,殿内的宫人和中官纷纷跪下行礼,他和没看见人一样的直接冲过来。
怀里的孩子吓到了,哼哼唧唧就要哭。萧妙音瞅着,立刻就对着拓跋演拍了一下,“小声点,吓着孩子了。”
“阿妙,你看!”拓跋演和孩子献出珍宝一般,将怀里那份诏书拿出来给她来。
萧妙音示意ru母将孩子抱到一边去,她接过拓跋演手里的那张诏书,一目十行看完,最后见到太皇太后的印,顿时僵坐在那里。
有了太皇太后,那么所有的锅,那都是她背了。毕竟之前太皇太后从来不掩饰自己的野心,甚至让她进宫都是格外的光明正大,将她养在皇宫那么多年,可不是就是为着给皇帝做老婆么。
如今这个锅扣在太皇太后头上,还真的没有人会怀疑。
说起来,太皇太后之前不就是改这里改那里么?
萧妙音瞧着拓跋演,“姑母……”她说话的时候有些艰难,“不会气晕过去吧……”就太皇太后那个控制欲,恐怕还真有可能。
“大母的确是晕过去了。”他如实回答。
“……”萧妙音不知道说甚么才好了。
125|坚持
宗正在朝堂上提出请天子立皇后之后,天子就跑到了东宫,拿出一副皇后人选要由太皇太后决定的模样。何太后听说此事,气的个半死,皇帝到这会还真的是没有将她放在眼里。何家在朝中的地位并不显赫,原本何猛还在朝堂上有那么一席地位,但是由于上回支持亲家,身上的官衔被皇帝撸了个干净,丢在家里养老,若不是何太后在那里绝食闹腾,说不定何猛身上的爵位都能被降一降。
太皇太后的诏令很快就下来了,诏书中如同众人预料的那样,果然还是立她的侄女,左昭仪为皇后。
李平对太皇太后的性子还是有些了解,太皇太后的掌控欲极其高,对于不听她指挥的人,要么就入了土,要么就直接被轰走。左昭仪的事他听说过,太皇太后曾经对其不听话十分恼怒,所以干脆就将人撵走。
后来太皇太后自打嘴巴,下诏将人给接回来,而且还从贵人到了仅次于皇后的左昭仪,这可不像是太皇太后能做出的事。不过李平心里知道,也是揣着明白装糊涂,皇帝想要立谁为皇后,说起来是国之大事,毕竟皇后是国母,但真的又仔细追究起来,好像对他来言,立萧家女还是一个好消息。
至少皇帝立了萧家女,对于原先太皇太后一党来说是个好的征兆,不会火烧火燎的这些太皇太后重用的臣子们下手。
太皇太后诏令一出,立刻就有鲜卑人跳出来抗议,“我鲜卑人规矩,想要成为皇后必定要手铸金人成功,可是如今陛下立后,不经过祖宗的规矩,而是直接立为皇后,这不是乱了套么?”
鲜卑勋贵到底还是记着太皇太后的手段,不敢把话说的太绝,只敢拿着手铸金人来说事。
“此言差矣!”李平一听,也走了出来,“自古以来,不管是汉人还是鲜卑人,旧俗可是说是十分多,但是立后一事,于公于私,太皇太后下旨,旁人怎可任意置喙?”
“……但手铸金人……”那鲜卑勋贵涨红了脸还要说
李平淡淡的笑了笑,“可是我北人也不是从一开始便有此种习俗,手铸金人乃是看天意是否在此人身上,那么臣恳请陛下,以另外方式占卜。”
鲜卑人有鲜卑人的手铸金人,而李平口中的占卜则是汉人的占卜方式。
汉人从先秦以来占卜可以说是多种多样,烧灼龟壳已经是常态,还有望气等。就算找个人来说左昭仪头上有七彩祥云,估计也没有人说甚么。
秘书监高渊出来道,“臣认为,立后乃国家大事,自古以来,对此事都十分谨慎,太皇太后已下诏书,如臣愚意,可奉太皇太后之命。”
如果没有太皇太后的这道诏令,他肯定是要皇帝再经过占卜,但是太皇太后诏令已出,就没太大的必要了。那些守旧的鲜卑人在那里不过也是借题发挥罢了。
难不成还真的将太皇太后的诏令给打回去?这打的可是他们这些太皇太后旧部的脸。
“太皇太后诏书已下。”拓跋演不想此事有任何的波澜,至于占卜,他都不想了。他是天子,他的意思难道还不是上天的意思?至于来个占卜,完全是多此一举。
“左昭仪,东宫之侄,有关雎之德,朕心意已决,此事不必再议。”拓跋演说这话的时候,看了一眼那边说左昭仪没有经过鲜卑人的手铸金人的鲜卑臣子。
他这次只是告诉众臣,而不是和他们商议此事。
他眼神极沉,看得那人不得不低下头去。
皇帝拉着太皇太后这张虎皮做大旗,就是莫那缕,也不敢太过份。皇帝已经是大权在握,能用祖宗规矩压的就压,压不了,他们也没太大的办法。
拓跋演这会看那些鲜卑贵族不顺眼,这次他是按照汉人的方式来立皇后,拓跋演就没见过汉人皇帝立皇后还得手铸金人,还要占卜的。两汉魏晋甚至如今的南朝,皇后哪个不是由皇帝自己决定的,难道他就非要受制于鲜卑祖制?
拓跋演心中冷哼一声。他若是连这个都做不了,接下来的汉化又怎么能推行?
李平听到拓跋演这话,脸上露出浓厚的笑意,他双手拢在袖中对上面的皇帝一拜,“唯。”
他都表态了,其他的汉臣还不是一样?从汉人的嫡庶来看,皇长子之母为皇后,正好是符合了汉家嫡长制度。鲜卑人那套杀了长子生母的做法,在汉人看来委实是太不符人伦了。
太皇太后执政以来,重用汉臣,汉人的那些早就进了朝堂进了宫廷,不然先帝也不会想要放过当年皇太子的母亲,也就是天子生母一命。
朝堂中汉臣几乎是一边倒,毕竟那些守旧的鲜卑大臣和他们不是一路的,立太皇太后娘家侄女对他们来言可以说是好处多多。
消息传到萧妙音那里,常氏抱着阿鸾笑个不停,人到她这个年纪,对于所谓的男人已经基本上没有多大的指望,有条件的自己私底下找个新鲜的尝尝,要不干脆就关心儿女孙辈去了。
常氏暂时没有那个资本和小慕容氏一样去瑶光寺找那些新鲜可口的少年们,所以她一门心思的都扑在了儿女孙辈的身上。
“太好了,太好了啊!”常氏抱着外孙和女儿说道,她眼里含着泪水,“只要这事一成,三娘你以后都不必担心甚么了。”
做了皇后那就是国母,到时候再谈甚么杀母立子,以前杀的那都是妃嫔,见过哪个皇后被赐死的?赐死国母说出去都脸上无光。
常氏这下心口上的一块石头算是放下来了,阿鸾这会在她怀里咿咿呀呀的叫。
这会他也不再是吃了睡睡了吃的状态,眼睛又大又亮,黑黝黝的,看其阿里格外的有精神。原本的小老头模样也长开了,皮肤白嫩的几乎戳下去就能冒出水来。
察觉到阿婆的高兴劲儿,阿鸾跟着叫起来,他还不是很大,叫声不大,但是精神奕奕。
“瞧,这孩子也知道替阿娘高兴了。”常氏低下头看着怀里的阿鸾。
“这么大的小不点儿知道甚么?”萧妙音也是快笑出来了。左昭仪说是仅次于皇后,但究竟不是皇后,宫里头说的好听,其实放在外面也就是小老婆。萧妙音可不是那种觉得小老婆才是真爱的脑残,一开始还担心自己会不会成为炮灰,但是到了如今,说她对皇后之位没有任何的野心,那才是骗人。
做了皇后,她就在礼法上和拓跋演是一体的。而不是完全的所谓“宠”,她日后的一切也有了保障。
“这事有太皇太后的那封诏书,应该是不成问题。”她就不信朝堂上敢把太皇太后的脸打回去。
“那就太好了。”常氏听到女儿这么说,更加高兴。
“不过此事一出,恐怕太皇太后那里撑不了多久了。”萧妙音道。
“三娘?”常氏没有见过太皇太后,但是这并不妨碍她知道太皇太后对她女儿的厌恶和鄙弃。
常氏听到女儿这话,心里有股隐隐的期盼:这样的太皇太后还是没了的好。
这么一个姑母兼太婆母,按理说是最能给新妇撑腰的,谁知道不但是没能撑腰,一辈子都差点毁在她手上。
常氏不说话,抱着阿鸾逗乐,阿鸾啊啊叫着,一双眼睛盯着常氏脖子上的珍珠项链不放,努力的想要挣出一条手臂拽下一颗来。
“最近五娘告诉我,檀奴又弄出个新玩意了。”萧妙音不想老是谈论立皇后的事,这事等到尘埃落定再说也不迟。
“檀奴那个小子。”常氏说起他就一阵胸闷,“他说是燕王府里头的郎君,还不是靠了三娘你才有那么好的前程?谁知道这臭小子不但不好好读书,让你放心,反而和一群道士混在一块。要不是我在宫中不好收拾他,非得好好打他一顿,让他长些记性!”
“罢了,也不是甚么大事。”萧妙音到了如今也不觉得读书是最重要的了,那些典籍肯定是要知道,但是也不能一门心思的全部扑在上面,到时候成个书呆子就好笑了。
何况对研究事物有兴趣,在萧妙音看来也不是甚么不务正业。
母女俩正说着话,刘琦快步走过来,“昭仪,陛下已经让中书省门下省着手立后事宜了!”
此言一出,两个人哪里还有甚么心情来说话,萧妙音想要镇静,但是镇静不下来,想要的东西终于是到了眼前,这会她嘴张了张,最终没有说出一个字来。
立皇后的典礼办下来,至少也是要将近大半年的时间,礼服典礼还有一系列乱七八糟的东西。
但是只要门下省和中书省将正式册命诏书拟好,门下省确定之后,这件事几乎就没有更改的余地了!
常氏不懂朝廷运转的那一套,但是看女儿和刘琦的表情来看就知道是大好事。
陈女史看着常氏那副懵懂模样,看不过去,悄悄过去和常氏解释。
常氏听了之后喜上眉梢。阿鸾也跟着在她怀里嗯嗯的叫个没停。
皇帝在立后之事上,直接奉了太皇太后的诏令。平城中对这类消息从来不遮着挡着,过了半个月,消息就流传了出去,更有甚者,还在上面加点料,说这事已经确定了。
太皇太后都说了她侄女性情娴淑,可以为皇后,其他人还要说甚么?皇帝都直接跳过手铸金人和占卜要立皇后了,态度十分强硬,其他的人还有甚么好说的?
外命妇们知道了这个消息,不觉得有甚么奇怪。毕竟是太皇太后的侄女,照着之前的那些做法,立自己侄女为皇后,也没有甚么。
其他的外命妇们觉得没甚么,京兆王妃却是惊骇欲死,她不但知道宫中立后的事,甚至还听说了廷尉卿李平还站在皇帝这边,支持立左昭仪为皇后。
这和上辈子完全不一样!
萧嬅听说的瞬间,顿时就觉得天旋地转。她身子晃了晃,还是身旁的侍女眼疾手快的扶住她,才没有让她倒下去。
“真的?”萧嬅颤颤巍巍的伸出手去,一双眼睛死死的盯着面前来传话的人。
那人不知道自己那一句话刺激到了王妃,“廷尉卿与秘书监上书天子,适奉太皇太后之命,立左昭仪为皇后。”
“噗——!”屏风后的萧嬅听说之后,一口鲜血吐出来。侍女们吓得几乎尖叫,“王妃,王妃你怎么了?”
顿时室内就忙乱成一团,侍女们连忙将萧嬅给扶到眠榻上去,然后将疾医叫过来。众人忙的团团转。
京兆王那边正忙着嘴对嘴的和娈童喂酒,听到王妃吐血的消息,他连眉头都不眨一下,“死了没?”
家人听到京兆王这么问,一时半会的还转不过来,但是还是老老实实的说了,“没有……”
“没死来找我作甚?”京兆王不耐烦的就要家人滚出去,“等到萧四娘死了才来告诉我!”
这还能怎样?家人退了出来,不禁感叹这大王和王妃关系真的是坏到了极点。连这种话都说的出来。
疾医过来看了,说是激怒攻心。扎针之后,萧嬅才缓了过来。
“大王那边是不是还是和那几个娈童厮混?”萧嬅醒过来,见着身边只有ru母和侍女,没有见到京兆王的影子,就知道京兆王这会依旧是在鬼混。
“娘子……”ru母瞧见萧嬅一瞬间憔悴了许多,京兆王的那些话她是完全不忍心说出来,要说甚么呢?说京兆王巴不得她这个王妃早些死?
两人成昏才多久,夫妻竟然就反目成这个样子。
“阿姆,告诉我,是或者不是?”萧嬅抓住ru母的手,指甲险些陷入ru母手掌的肉里。
ru母吃痛,只好劝道,“娘子,大王的事就别管了,管了也没用啊。”
这美人一批批的送,一批批的死。两夫妻瞧着就是在斗,看谁斗的过谁。ru母是生怕那一日萧嬅就彻底惹怒了京兆王,到时候日子会更加难过。
“我不管,谁还会来管?”萧嬅一笑,“这也是我作为王妃的职责不是么?”
“娘子,可是大王他……”说着,ru母都觉得难以出口,“大王他不爱女子啊!”
这事京畿里的富贵人家谁不知道?何必还要巴巴的送上人,不但讨不了好,而且死了那么多人,委实是在造孽啊!
“谁关心他爱不爱女子?”萧嬅冷笑,“他只要和女子生下孩子,我管他和那些娈童怎么厮混?”
她不喜欢京兆王,也没有公主那样大的势力来管教夫婿,她只能是冷眼看着。如今她自己生孩子已经是没有可能了,那么就让那些身份低微的貌美女子生一个,她自己抱过来养着。这也是她从太皇太后身上学来的。
有了孩子,她还管京兆王如何?
萧嬅紧紧的盯着头上的帐子,她眼睛几乎要瞪出血来。
上天让她重来一次,但是却不给她赢一次的机会,萧妙音倒是一步登天,直接就做了皇后,上天为何如此不公!
**
门下省准备了两三个月后,正式将诏书给天子用玺印,而后颁布天下。萧妙音的皇后之位已经是板上钉钉,接下来的就是正式的皇后册命。
东宫的太皇太后已经不行了,有甚么比看见原本被自己打压下去的人没有多久又翻盘,而且还借着她的手成为皇后。
太皇太后已经没有任何活下去的*了,失去了权力,每日只能在床榻上被宫人们摆弄,一根手指也动不了。这样的生活简直是比死更可怕。
服侍太皇太后的医正们早就被私下里提醒过,在皇后正式册立之前,哪怕是拿药吊着太皇太后,也绝对不能让人在这个节骨眼上山陵崩。
医正们最怕的就是陷入皇家的争斗,但是人在宫廷里哪里又能随心所欲。既然这事上面的意思,也只能是照着意思来。
太皇太后的状况不能说好,完全起不来,生活只能靠宫人和中官,她自己完全动不了。
吃不下药,宫人们就用苇管滴进去。绝食那就更好办了,直接让庖厨将米粥熬的稀烂,将嘴掰开喂进去。
如此下来,太皇太后才是想要求死都是奢望了。
偏偏身边的那些宫人还将册立皇后的那些是说给她听,以为她会高兴,太皇太后听着气得是胸口都在疼。但是她如今脸上五官都已经歪斜了,话一句也说不出口,嘴里只能啊啊的叫两声,连声音都不大。
还能如何?只能干受着了。
**
立后已经定下,拓跋演这次还真的是手脚飞快,他除了和太皇太后说了一声之外,就连皇太后那里,他都没怎么解释。只是事后告诉了何太后一声。
何太后气的够呛,但拿皇帝无可奈何,她不敢逼皇帝逼的狠了,一旦真的逼的狠了,皇帝做出些事来,那简直是得不偿失。
毕竟皇帝不是她的亲生子,下手起来完全没有任何的顾忌。
何太后只好在心里发狠,和身边的两个侄女道,“就算萧家的那个丫头做了皇后,我也要她做的不顺心!”
两个何御女听了这话,面面相觑,如今何太后正在气头上,就是想劝,也不知道要从何劝起。
只好保持沉默。
萧妙音在昭阳殿里已经开始准备了,毕竟皇后册命是大事,要是在仪式上有个甚么,到时候就是天下人看笑话了。
她人在宫廷长大的,从小就被教导着礼仪,基本上是挑不出来错误。可是常氏不太放心,还是让女官过来看了看。
萧妙音照着那个流程跪拜一遍,浑身都疼,阿鸾没有亲母抱着,饿的直哼哼,ru母去喂他,他还不乐意,喝了几口就嚎。
“这个不必太着急了。”萧妙音从茵蓐上起来,将阿鸾抱过来,阿鸾闻到母亲的味道,原本还在哇哇大哭,一下子就安静了下来。
萧妙音抱着阿鸾,“反正到时候也没有人该给我下绊子。”
“可是还有皇太后在呢。”常氏入宫这么久,对宫中的形势也有一定了解,知道何太后讨厌萧家人,当然也讨厌自家的三娘。
“太后?”萧妙音低下头看着孩子闭上眼,吃奶吃的正欢,她冷笑一声,“她要是真的敢做甚么,倒是就别怪我无情。”
这样话说的威风八面,就是秦女官听着都忍不住低下头当做没听到。
别说鲜卑人了,就是汉人,在晋朝的时候也有皇太后被皇后给杀了的事。婆媳之间看似是婆母占了上风,但是这世间甚么事都有,如果仅仅是拿着个孝道说事还真的说不出甚么。
当年先帝不就是和自己的养母你死我活么。
“你这话可说的小声点。”常氏吓了一跳。
“放心阿姨,这话传不到太后的耳朵里。”萧妙音如今完全不怕何太后。要是以前她对何太后还有那么一份半点的忌讳。如今拓跋演自己都不将这个嫡母当回事了,她干嘛要作践自己对何太后卑躬屈膝的?
“对了,陛下对我说了。”萧妙音想起一件事来,“陛下说要封母亲为县君。”
册命皇后的同时,会加恩皇后亲人,这一句是老规矩了。萧妙音的嫡母已经入土,而且也没有甚么可封的,常氏还在,倒是可以封个县君。
萧妙音心里觉得有些可惜了,若是换了平常,皇后生母都是郡君,不过常氏的出身摆在那里,看在皇家公主的面上也不能封的太高。
“我无所谓,主要的还是三娘你能过的好。”常氏当然知道县君是个好位置,朝廷里还是要到了高位,才能给母亲这么一个外命妇的位置。
常氏觉得自己这个县君简直就是天上掉下来的。有没有都无所谓。
“夫人,这话不对了。”陈女史看着常氏这般,轻轻出声道,“如今夫人代表的就是昭仪的脸面,要是夫人妄自菲薄,最后还是昭仪面上无光。”
母亲这般立不起来,外人看着女儿又会觉得甚么好?
常氏听了,连忙将腰杆挺得笔直。她无所谓自己怎么样,但是她很在乎女儿和外孙。要是因为自己,女儿脸面无光那就不好了。
过了一会拓跋演过来了,这件事定下之后,他一直都心情很好。
“你看看,这是他们占卜出来的册命礼仪。”拓跋演将一卷文书递给萧妙音。
殿内的常氏早已经抱着阿鸾下去了,阿鸾年纪小,接触的人最多的就是外祖母和母亲,对父亲倒是不怎么记得,常氏怕阿鸾见着拓跋演哭闹,赶紧就抱着儿子到侧殿去。反正有她在,阿鸾也不会闹腾。
萧妙音闻言,接过拓跋演手里的文书,上面的册封仪式,基本上是照着前代皇后的册封仪式来的。
拓跋演在上面批了几句,萧妙音定睛一看,竟然是拓跋演让呆在平城的那些西域使者在千秋门外朝贺皇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