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潜龙在渊(2/3)
听完之后,李季感叹到:“我儿比之书中圣贤,也不遑多让!”
“大公子勤奋好学,礼贤下士,仁义无双,自然能与圣贤比肩。”禀报的士卒也赞同道。
李季刚刚露出欣慰的表情,随即又有些担忧:“不知这对牧儿是福是祸,圣贤不是那么好做的,稍有差池,就是千夫所指,万民唾弃。”
士卒张了张嘴,不知如何接话。
李季并不在意,嘱咐道:“牧儿许诺照顾那些士卒的家人,这几百户人的花销可不少。牧儿的钱可能不够,让帐房拨一笔钱给牧儿。”
“诺!”
三日过去,如同李牧预想的那样,李牧在活死营的所作所为已经传开了,获得了大批士卒的拥戴和认同。
百姓就更加不用说了,以往就赞美支持李牧,这次也是一样,锦上添花。
可以说,如果李季身死,棘郡百姓和士卒,肯定会支持李牧成为郡守。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李牧太年轻,资历浅薄,又有嗜睡症,秦王不会让李牧继承郡守的。
李牧也没想过弑父谋位,不是父慈子,让李牧动了真情。
而是李牧有把握谋得更好的位置,并且因为父子关系,李季会成为李牧最值得信任的帮手。
五年,李牧估计,最多五年,他就能直达秦国权利中枢。
经过刻意传播,此时李牧的贤名,在整个秦国也是略有名气。
七国很流行邀请民间德高望者成为gāo • guān,如果是圣贤这般人物,君王甚至不惜屈尊降贵,亲自登门恳请。
而秦国求贤若渴,这风气更加严重,只要有才华,不管是那国人人士都能一步登天。
商鞅,张恒就是最好的例子。
再有几年的宣传发酵,李牧的名气必定能直达天听,入秦王耳中,受邀请入宫。
李牧对自己的“才华”很有信心,能获得秦王的重用,直接成为丞相也不是不可能。
而且,秦国朝中gāo • guān能人基本的他国人士担任,李牧这个秦国本地人,能获得的支持和优势非常大。
秦王会更加信任,百姓会更加爱戴。
朝中的本地官吏都会支持李牧,因为秦国本地太缺乏人才了,所以才会大量吸纳他国人才。
gāo • guān都被外来人才占了,本地的秦国官吏自然会心生不满,李牧这个本地圣贤出现后,这些官吏肯定会大力支持,让李牧迅速在朝中站稳。
同时,李牧也能成为秦国的“面子”。
秦国本地没有人才,六国皆知,并且嘲笑,瞧不起秦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