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第70章(2/3)
虽然这么想着,但他犹不死心,伸手进香囊里掏了掏,试图找到什么东西。
但他还是失望了。香囊内空空荡荡,除了一些花瓣和灰烬之外什么都没有。
牧轻鸿不得不放弃了这个想法,他将香囊重新系好,挂回了腰间。
如今,就只能等夜七的回复了。
牧轻鸿稍一沉思……等等,并不是只有清河公主与黛妃这一条路可走。
他为什么不直接去找高贵妃问个清楚?
高贵妃才是一切不安之源。牧轻鸿想,是否在上一世,也是高贵妃与燕宁里应外合,才叫燕宁逃离了这里?
牧轻鸿越想越觉得很有可能,若说燕宁在燕国还可能有些势力,但燕宁来了梁国,身边都是牧轻鸿的人,本应该再掀不起什么风浪才对。
就像这一世,纵使燕宁手段诸多,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她身边没有任何可以用的人手,又被牧轻鸿盯得密不透风,因此她的计划才次次落空,每一次都叫牧轻鸿抓个正着。
但上一世的他,竟然到死也不知道这件事!
回想上一世,燕宁也是如此这世一般诈死离开,但那个时候的牧轻鸿并不知道,还以为燕宁真的已经死在将军府的大火了,因此只是追查起火的原因——自然是查不出什么的,那个时候的他怎么也不会想到,这把火就是燕宁亲自放的。
他沉于失去燕宁的悲伤,也因此错过了调查最好的时机。
直到燕宁在大燕率兵起势,他才恍然惊觉自己被对方欺骗,开始着手调查。
但那个时候的燕宁已经颇具实力,她一手封锁了一切消息,甚至刻意放出一些假消息扰乱了牧轻鸿的视线,致使牧轻鸿始终不得其解。
而这份疑惑,也是牧轻鸿憎恨燕宁的原因之一,牧轻鸿说不清它的分量,却始终被它环绕和困扰——没有人可以接受这样不明不白的,模模糊糊的背叛。
但在上一世,至少在牧轻鸿的视线里,却从始至终都没有出现过“高贵妃”这个人。在大梁统一天下之前,这世上的国家何其之多,贵妃又何其之多。况且,“高”也不是什么稀罕的姓氏,若在上一世用这个名字去问他,他甚至不会知道这人是谁。
而这一世,早在燕国,在燕国三皇子出现之时,他便调查过高贵妃,对她的生平不说如数家珍,至少还是熟悉的。
燕王还是太子时,高贵妃便嫁与对方了。但那个时候,高贵妃还不叫“高贵妃”,而是“高侧妃”。她的母家十分显赫,因此众人都猜测高贵妃会嫁与太子做正室,将来也会成为母仪天下的皇后。
那个时候的高贵妃也在憧憬这样的未来吗?牧轻鸿不知道,但从高贵妃嫁给燕王后用尽手段夺权的行为来看,她显然是不甘心只做一个小小的“侧妃”和“贵妃”的。
可惜的是,虽然他母家显赫,但燕王并不如何喜爱她,对她的宠爱更多的带有一些利益交换的性质。而她虽然生了个皇子,那皇子却是个放荡不羁、无心权势的性子。高贵妃本以为若自己生的三皇子比太子先一步诞下皇长子便能获得燕王的喜爱,谁知道三皇子的确生了个皇长子,却是最令人不齿的私生子。
所以……
高贵妃就这样放弃了么?
从他在燕国的所见所闻来看,高贵妃大约是不肯放弃的。
她从没有丢弃自己的野心,只是更因为看清楚的局势,晓得自己不能取胜,于是将野心埋藏,曲线救国,从三皇子的孩子入手,谋划了一个几十年的局。
而且,从燕宁和太子对待三皇子和其私生子的态度来看,若不是梁国攻进燕国,打断了高贵妃的谋划,这个计划,十有bā • jiǔ是会成功的。
用几十年谋划一个局,自己亲自下场出面扮演黑脸,仿佛是没有脑子、只晓得争权夺利的女人,而暗地里,却把自己的孙子调教得如此可怕,一面利用孩童的天真去讨好太子和燕宁,一面却又如此仇恨他们兄妹两人,仿佛恨不得生啖其血肉。
既做到了讨好太子,又避免了这个孩子倒打一耙与太子和燕宁亲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