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害人害己(2/2)
而贾宝玉更是以此为荣,四处同人传讲和家中姐妹们的种种坐卧不避,嘻笑无心,混沌恣意,天真烂漫之举,只将众女的清誉抹黑更甚却不知有错,相反的,还以此骄傲于自家姐妹们才情相貌远胜别家。
贾宝玉是一个既可恨又可悲的人物,他生于这个人人受赋于规则的时代,却不愿承受规则的束缚。他生活在父祖的庇荫之下,却对此不屑一顾,口出狂言。他喜欢女子,却只爱青春浪漫之年,且往往不顾女儿家的声誉,自以为是的肆意行事。他是规则的违背者,却又没有制定新规则的能力和地位。因为,往往以天真为名,行伤害之实,且不觉有错。
因他所为,大观园中的女孩子们渐渐被传诵为霍小玉、崔莺莺、卓文君之辈,被京中许多自命风流不羁、慕好雅女的纨绔子弟口口相传,最后竟连内宅的主母小姐们都有所耳闻。只是贾家的老太太上了年纪,轻易不出门去,而王夫人自从失了敕命,便羞于见人,也不外出。故而,大观园中竟是半点风声不曾听到。诸姐妹在园中恣意玩笑,根本参与不到京中闺秀们的活动中去,倒也无忧无虑。
然而,托宁珊之前的看重,迎春在别家很是结交了几个姑娘,她虽闭门不出了,下人们却还需时时采买,便有人将这些流言蜚语记了下来,报告给大小姐知道。
迎春听说后先是不信,等她去了信给往常交心的几位手帕交打听,才知晓事情的严重,不由得大为吃惊,想不通那个口口声声爱护姐妹们的宝玉怎么能做出这种轻浮之举来。更想不通,为何自诩端方正直的二老爷竟会对此不闻不问。
但并没有太多时间给她细思,几个闺阁好友都相继写信来劝她赶快同贾家女儿扯开关系,以免累及自身。迎春再也坐不住了,宝玉无知可恨,姐妹们却无辜,她总不能眼睁睁看着。遂叫过司琪,嘱咐一番,让她以回家探亲为名,去荣侯府里找王熙凤,好歹叫她告诉给大观园众人知道,并约束下人,不得再传闲话出去。
却不料,王熙凤称得上铁石心肠。她只道如今自家同大观园里的贾家二房已是两家人,而且还是撕破了脸皮连表面和谐都不维持了的两家仇人,因此她犯不着去管那些闲事。横竖离她女儿大姐儿长大结亲还早得很呢,因此,她只随口敷衍几句,便打发走了司琪。
司琪不辨真伪,回来禀告迎春,只道二奶奶应下了。迎春稍感安心,遂继续闭门在家,不闻外事。
她那些手帕交们,只看迎春从不登大观园的门,也不像从前那般在家中举办花会、茶会招待贾家众女,便都以为她是同大观园众人划清了界线,也就不再写信相劝。结果,两下里皆会错了意,岔开的甚远,生生错失了挽回的良机。
宝玉仗着无知,肆意胡为,毁了众姐妹的闺誉还自以为得意,只当自己做了天大的好事,每日里越发活分地四处晃荡,游手好闲却倍受宠爱。这一切,深深的被一个人记恨在心。
此人乃是贾政的小老婆,生了三姑娘探春和三爷贾环,被提拔为姨娘,因娘家姓赵,便人称赵姨娘。
这位赵姨娘生得十分艳丽,在贾政面前又会小意殷勤,故而颇受宠爱。然而她为人粗鄙,泼辣凶狠,处处争强好胜,却不自知身份,闹得主子不像主子,奴才不像奴才,一向是被众人所轻视的。便连亲生女儿的探春也不肯认她,只一心奉王夫人为母。
不过自打王夫人成了罪妇,探春忧心自己的声名前途,少不得要不动声色远离王夫人,另抱一条大腿。最好的人选便是史太君,借着名义上养在身前的光儿,又同宝玉为兄妹之属,时常讨好于二人。日积月累下来,也得了些许青眼。
为了更进一步,探春着重讨好的对象便是史太君心头第一宝贝的宝玉。她自学习女红以来,最精致最精心的作品都送给了宝玉。前些日子,宝玉去参加北静王府的诗会,所穿的一双缎子鞋便是探春花费了大半个月绣好的。
宝玉随意穿着,只当是他们兄妹要好的象征,却深深气炸了赵姨娘,冲到探春屋子里便是一通抱怨:“正经亲兄弟鞋邋遢、袜邋遢的不知道帮着收拾,净去捡高枝儿攀。”又道:“你也是我肠子里爬出来了,别觉得自己高贵到哪里去。”等等,只气的探春咬牙哭道:“我只恨自己不是太太生的。”又指着赵姨娘怒称:“我只认宝玉是亲兄弟,旁人一概不知。”
赵姨娘闻言,彻底炸了,当下便盘算起了弄死宝玉,让自己的贾环独占家私的恶毒主意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