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皇帝的种田计划(2/3)
然后每年你必须腾出两年及其以上的陈米,而陈米的价格则是两块一斤。
这就意味着,放上两年,靖国的米一斤得亏两块钱。
这还不算仓储费和维护费,加一块能一斤陈米能回血一块钱就是老天保佑了。
所以说,靖国是靠着世家收拾到的钱,来支撑整个国家的农户不破产。
可是就算是这么败家也不是个事儿,必须得想办法减少部分食物产量,或者扩大贸易船只等等。
至于买米的价格,必须维持在五块一斤左右,否则农民手头没钱,就等于没法消费。
没法消费就只能造成靖国的内需得不到发展。
没有内需,你的工厂就没法繁荣,资本就没法萌芽甚至出现。
最终靖国最后只能重新走上土地兼并,然后天灾人祸,最终农民起义,四分五裂,统一天下,盛世再临,兼并……
总之就是一个死循环。
而且杨定给许多百姓分发票证,利用二十级军功爵与之挂钩,明面加强了阶级隔阂,但却也给了底层劳动力可以吃饱穿暖的机会。
根据最近一段时间的商税两部估算。
明年开始,靖国将会全面进入第一场婴儿潮。
今年户部登记的时候发现,靖国的人均寿命在四十,其中三十岁以下,十四岁以上适合生育的青年男女的人口占到靖国总人口的百分之七十。
因为靖国经历了辰国南下,和北方人口大批南下避难的两次大事件。
已经清洗了大量的老弱病残。
并且世家还被杨定清理掉将近七成,大片土地得到释放,以三十年长约的承包租赁形式,分配到了大量的百姓手中,组成一座座新的村落。
熟地开发简单,种植速度很快,靖国还是热带区域不少,今年积累也差不多了。
忙了一年,新婚,播种必然会加快。
明年第一批婴儿也会在稳定的社会环境之下,快速诞生。
婴儿潮的出现,必然带来了整个国家未来的战争潜力会增加。
可是还是需要时间。
毕竟一个孩子从出生到成为社会主要劳动力,至少需要十五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