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1/4)
杨桢的直觉准得惊人,他们果然都顾不上小熊这个闲杂人等了。
中介公司迅速组织了为期一周的轮岗培训,白天干活,晚上加班上课。
此时交易已经开始有了上升的征兆,出门带看5次,基本就能签成一单,为此部分同事不愿意在培训上浪费时间,想方设法地逃避上课,杨桢对这却是求之不得。
他没上过大学,也没人跟他系统地讲过中介和房地产产业链上各方的联动关系,这次公司派来的讲师的内容正好。
讲师姓罗,是个中年人,气质儒雅,看着像是学校的老师,他的演讲风格不够激昂,但夹带着很多硬货,听着也很轻松。
杨桢觉得这人是个内行,还带着笔和本子抄重点。
不过他的主角光环不够,罗老师没有一眼就从人群里发现他,只是坐在讲台上,像聊天一样坐着在说话,他先讲了一下时下的政策。
所谓的限地价、竞地价,就是相关部门事先给定土地的出让价,同时限定未来该地块上的商品房最高售价不得超过多少,能接受这个价格的开发商再报出自己的销售价,由价格最低者中标。
这是相当明确且强力的一项调控手段,听起来能直接将如今市场上房价一天一个样的恶劣局面来个一刀切。
然而事实上政策还没实施起来,以抑制为目的的房价就开始上蹿了。
罗老师说:“……正常的人没事不会去吃药对不对?为什么要调控呢,因为感觉有点刹不住了,但调了房价就能刹住吗?我个人的观点是,难。”
“来,我们看一些曾经的调控政策,从2009年开始,陆续有不少一、二线城市推行了保障性住房,我当时听了这个消息啊,开心得不得了,觉得我终于不用露宿街头了,结果呢是我想多了,我申请了2年,都没批到我头上,倒是我领导跟他媳妇儿人手先拿到了一套,因为住不上,租了一套给我。”
“可我也是有尊严的啊,”这位罗老师将两只手一摊,风趣地说,“所以住满3个月我就辞职了。”
满堂轰然大笑,一些躲在桌子底下玩手机的员工又将目光短暂地投向了他。
罗老师继续说:“需要保障的没保到,不那么需要的反是房子成堆,行话里呢把这叫‘骗购’,当年非常普遍,有兴趣你们可以自己去搜一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