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6 章(2/3)
肖抑忙向女人行礼:“在下定北营肖抑。”寻思着,阮放口称“为兄”?
接着,阮放向肖抑介绍女子:“这位是老夫的义妹,鲁鲁阿滋格……”阮放介绍到一半卡了壳,干脆囫囵带过,“……什么什么的!”异国异性,忘年交。
“义兄,你就从未喊对过我的名字。”女子的汉话说得很流利,但在语调的掌握上仍欠火候,“我叫鹿阿次金格。”
阮放避开女子的对视:“哎哟哪个记得住哦!”
“你总是这样,自己记不住,不知道的,就当世间不熟。”女子言语指责,但分明是说笑的口气。她告诉肖抑,阮放这个人,无论诗词字句,稍微生僻一点,就不允许人记,也不允许人用。
女子也开了一坛酒,笑道:“难以想象,义兄当年是如何考到的探花。”
“老子又不是不知道!”阮放申辩,自己不喜欢拗口的,生僻的,是因为常年在军营,军中都是大老粗,他要是用词讲究了,大伙都听不懂。
只有浅显易懂,才能让人记住。
肖抑一边听着,一边点头。
女子举起酒店,抿了一口,比起阮放雅致数倍。她转向面朝肖抑,笑道:“肖兄弟,你自我介绍了,其实我也该向你自我介绍。”
肖抑洗耳恭听。
女子道:“我有一个汉人名字,苇杭之,草字头芦苇的苇。若你觉得鹿阿次金格拗口,可以喊我汉名。”
阮放旋即呛道:“每次说到这,老子都想笑,哪有姓‘苇’的!”
肖抑却早已站起,朝女子恭敬行礼:“‘谁谓河广?一苇杭之。’竟是鼎鼎大名的苇万骑,失礼失礼。”
苇杭之闻言,得意回呛阮放:“你看,人家都知道典故!”就阮放是草包。
云敖女子传奇颇多,灿若河汉,皇后是其一,长公主是其一,苇杭之亦是其一。
苇杭之出生贫寒,草原上的牧羊女,倘若生长在瑶宋,一辈子就要与羊相伴了。但云敖制度不同,朝廷每年都有拨款给学官,开设学馆,哪怕草原这般流动的地方,也必须配备助学,挨户去牧民家中教授。
无论男女,只要是适龄童都教。
云敖后来模仿瑶宋,开考科举,第一年的状元便是这位奇女子,苇杭之。
当然,之后也有不少女状元。
苇杭之深得皇后赏识,不断拔擢,官至右相。后又从文入武,调任云敖边防长官,左大将,立号万骑。
肖抑一天之内连开眼界,先遇阮放,见奇人奇事。后遇苇杭之,又见两位奇人奇交。
云敖与瑶宋的关系,无论表面还是暗里,绝不是“亲如兄妹”。阮放和苇杭之却敢大胆结拜,还不避嫌。
肖抑不由回忆冯安安那个名单,阮放好像不在名单上。
所以……仅是坦荡荡的英雄惜英雄?
阮放和苇杭之似乎并无肖抑这般多心,两人就着酒聊起来。阮放问苇杭之,沿路可见饿殍遍野,已成大饥荒?
苇杭之道:“处处见得,实不忍睹。”云敖女子似乎酒量都好,一坛半酒下肚,面色不红,心明不倒。
阮放低头,道:“你要不要帮衬点?”
苇杭之点头:“此趟回国,我会即刻奏报圣后,体恤苍天,将所得贡粮,尽量回匀一些。”顿了顿,手扶酒坛,“到时候私下联系义兄。”
阮放:“知道。”
许是对话的内容太出格,肖抑震惊之余受了感染,竟忍不住大胆插嘴:“苇万骑,在下有一问,不知当问不当问?”
苇杭之:“请讲!”
阮放却朝肖抑抡起了拳头:“老子喜欢有屁就放,不能憋着!你要再这样说话,老子就要打人!”
肖抑:“属下无意冒犯,有错有错。”
阮放:???刚才白要挟了?
苇杭之见此状况,举坛与阮放碰了碰酒,阮放喝酒去了,她听肖抑发问。
肖抑道:“苇万骑这样做,你们的皇后真的会允吗?”
苇杭之笑道:“圣后初闻,定不会允。但她是个极通情达理的人,若说通无论生北生南,性命无差,便会允了。”
阮放却在这时放下酒坛,眸中第一次现出深沉色:“说到这,我问一句,妹妹,只皇后允了,便妥了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