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宫里(求推荐票!)(2/4)
当然,其他公子也不例外。
年岁稍长,他的老师淳于越也开始和他谈论治国理政的一些事情。这再自然不过。
身份和环境,也限制了扶苏所能做的。
藏书楼一共上下三层,每层内嵌三间,格局极大,空间极其空旷,第一层是专用的读书之所,中厅内置红漆木案一个,木案前则是一个香炉,香烟袅袅,入鼻后顿感身心畅快。
只是在他的精心布置下,原本一入正门便可看到的山水屏风被换了下去,换上了一个雕刻有鸟兽图案的铜制悬剑台,只可惜悬剑台上并无剑。
另则,两侧隔间供奉的一孔一孟的画像也全部被撤走,东面换上了秦国的军旗——一面印着虎,一面印着狼,而西面则换上了秦国老祖先传下来的玄鸟图腾。
而这第二层,陈列满了儒家典籍,书架林立,竹简成山。
扶苏并未将第二层的儒家典籍全部换下,毕竟读读儒家典籍陶冶情操,修身养性也是不错的(*?′╰╯`?)?。
第三层,也是陈列满了书架,书架上无一处有空闲,其中列满的则是诸子百家的典籍。
可见,原主不仅仅是个好读书之人,还是个好藏书之人。
这其中的许多典籍,扶苏先前闻所未闻,自然是秦火以前的典籍,因为不曾传于后世,所以他连书名都没有听过。
只是,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扶苏意外发现,这里竟然还有法家集大成者公子韩非的著作。
很快,原主的记忆涌上心头。
原来,韩国公子非入秦后,竟然还做过他的老师。
虽韩非不过做了他个把月时长的师父之后就被下狱了,但是,因这韩非,幼时的扶苏便对赵高生过厌恶之心。
扶苏忽的扶额,赵高,又是赵高……
原主可是对赵高多有不满,两人龃龉多年。
命宦侍将韩非的典籍全数搬至一楼时,耗费了半个时辰。
竹简笨重,且每筒竹简之上记录的不过是一篇文章的一小部分。
扶苏很自然的便想到了制作成本低、书写方便、印刷极易且成书简单的纸张。
但是,战国都未结束,造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