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孙家父子(3/4)
可能这时就有人会问,为什么孙坚如此看重孙策这个儿子,对其他子嗣却没有报什么想法呢?
拜托,作为他的大儿子,孙策现在也才刚满十六岁,他的其他儿子都不过才是孩童年纪罢了。
况且,除了孙策之外,对于他的其他儿子,孙坚所报的期望并没有那么大。
其实他的二儿子孙权的天赋倒也不错,文武道天赋都算是上等。只是,不知怎地,对于这个二儿子,孙坚心里总是有些别扭因而所带有的期望也少不少。
“策儿,听说你那儿时玩伴周瑜在文道上颇具天赋,胸有韬略,此言真否?”
既然想到了,孙坚就开始给孙策寻找合适的人选。而思绪间,一个人出现在孙坚心里而那人的名字,便是周瑜。
原来,在孙坚讨董前夕,其本是将家眷安放在了寿春。而这时,因为孙策本身也是有一点名气的,所以与之同年出生的周瑜慕名而来,与孙策结交。
而短短几天时间,孙策周瑜竟成了无话不谈的好友,之后孙策更是听从了周瑜的建议,将家眷迁移到了庐江舒县。
也只是在听到孙坚重伤的消息后,孙策才告别周瑜,才带着家眷离开了舒县。
听到父亲问及周瑜,虽然有些疑惑,但是孙策还是提起了兴趣,并滔滔不绝的说起了他知道的有关周瑜的讯息。
从孙策的话中,孙坚提取到了一些十分重要的信息。
那就是,如孙坚所知道的,周瑜自幼文道天赋出色,此时年仅十六岁的他,便已经突破到先天化神境了。
而且,周瑜熟读兵书,精音律之道,如此年纪,便已经在庐江郡有了不小的名声。
关键是,孙坚从孙策的言语和表情中知道,孙策与周瑜两个人之间的关系匪浅,交情莫逆。
这是孙坚最满意的地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