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山村巨变(2/4)
泰山郡南部山区的白彦,这里曾经是郡里最穷的地方,没有之一。
三年前,出门手里必须拿一把农具,因为狼太多了,到处都是,人民少而禽兽众。
刘老五是刘家沟的村民,今年三十几岁,上面两个两个老人六十多岁了,身体还不好。两个孩子十多岁,帮不了多少忙,不调皮就不错了。
家里只有十五亩山地,原来这一家六口是吃不上喝不上,借东家借西家,借的亲戚朋友都害怕啊。
但是这种情况从去年就改变了,先是刘老五走狗死运,居然抓阄抓到了一头黄牛,这牛官府也不是送的,而是分期买的,每年付一笔钱,三到五年还清。
刘老五家因为有十五亩山地,符合条件,去年领取了五亩地的红薯种苗。因为山地太过贫瘠,刘老五其实是没报多大希望的,这年月种庄稼可太难了,但是家里有牛了,浑身充满了干劲。
就和老婆孩子一起干,硬生生种了五亩地的红薯,刚开始两个月,这苗子生长缓慢,也不像样。
村里的里正经常喊刘老五,让他去除草、翻藤。
没想到一过雨季,几场大雨一下,红薯秧子爬满地了,想进地都难。
里正又说了,新鲜的红薯秧子可以做菜吃,也可以适当的切了晒干留着过冬吃,但是要少量,弄多了影响产量。
谁知道秋季的时候来了个大爆发,一开挖简直是惊呆人了,贫瘠的山地竟然亩产八千多斤,虽然这个产量比起平原好地来没有任何的可比性,但是对于刘老五一家那是巨大的喜讯。
红薯切片晒干,忙活了二十多天,留下一亩地的,剩余的红薯干全部卖给了酒厂,得了四千多文钱。
一下子从吃饭都成问题的家庭,变成了小有存钱的家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