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八章韩琦挖好的坑(3/4)
苏东坡听着就不干了,一下子站了起来:“阁下这般藏头匿尾的作派,也太下作了些吧?”
他向来就是这种性格,乌台诗案,也是不爽就喷,虽说有些是被牵强附会的,但类如“知其生不逢时,难以追陪新进;查其老不生事,或可牧养小民”这样的话,要说苏轼不是暗讽,真的有点说过不去。
所以他笑话刘瑜可以,那是朋友间的打趣,别人来嘲讽,苏东坡就受不了,马上就发火了。刘瑜又不是有毛病,哪里愿意去跟人计较这个?一把扯住苏轼:“你堵得住世间人的嘴?喝酒喝酒,由他说去。”
但他有些醉意,一时按拖不住苏东坡。
幸好刘瑜拖了苏东坡出来买醉时,还有另一位也跟着出来,那就是佛印。
倒霉和尚佛印连忙帮手扯住苏轼,低声斥道:“子瞻三思!莫要害了子瑾!”
苏东坡一下子酒醒了几分,这话也只有佛印说来,才有这效果了。
因为佛印这倒霉和尚,三岁能诵《论语》、诸家诗,五岁能诵诗三千首,长而精通五经,被称为神童。本指望来京一举成名,建立功业,他怎么当了和尚呢?因为他跟苏东坡说,长这大没见过天子长什么样。苏东坡就给他出了个鬼主意,皇帝要去设坛祈雨,让佛印披袈裟,装成寺里杂役,到时仪式举行完了,奉茶给皇帝,不就可以看看,天子长什么样了吗?
结果可好了,皇帝兴起,见着佛印相貌堂堂,问了几句,直接就给了恩典:“卿既通内典,朕赐卿法名了原,号佛印,就于御前披剃为僧。”
这算是苏轼心中最大的愧疚了,因为佛印的文才,并不下于他,他很清楚这一点的。
所以被倒霉和尚这么一劝,他算是冷静下来了。
可苏东坡消停了,隔壁那桌不消停啊。
当下就有人一脸正气行了过来,负手于背,望着刘瑜冷笑道:“在下程颐,字正叔,方才讥讽于汝,便是在下所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