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大抄书(1/4)
刘瑜凑上前半步:“先生这是要白日飞升么?先生飞升,飞升,升到三十三重天,给玉皇大帝盖瓦!”
“哈哈哈,好个刘子瑾,颇有急智诡才,居然藏锋敛芒,还混了个刘白狗的浑号自污!”曾公亮拍掌大笑起来。
王安石也忍俊不禁,放下公文抬头道:“好了,有些过了。”
刘瑜抬手一揖,退了半步,回复眼观鼻,鼻观心的状态。
他可不打算连王安石和曾公亮也扛上,再说,就是冲着王苘,他也不敢去扛王安石啊。
不过司马光也是宦海浮沉数十年的人物,深吸了一口气,却就强将心中郁闷平复了下去,望着刘瑜,冷冷问道:“你还要三思多久?”
“下官年少无知,故思长。”
三思,就是少思长,老思死,有思穷。
这是孔子说的:君子少思长则学,老思死则教,有思穷则施也。
司马光不禁冷笑起来,刘某人一个特奏名的出身,也敢在他面前卖弄学问?
当下便问道:“何所得?”
就是问想出什么东西?他打算刘瑜一开口,就要把刘瑜直接喷死,从道德制高点进行压制!
刘瑜有问必答:“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曾公亮听着老眼一亮,点头道:“甚好,简朴易懂,却确是少思长则学之理。”
三字经开头这一节,本来就是劝学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