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各有心思(下)(2/3)
刘瑜点了点头,示意那亲事官自行去忙。
如此过了两日,七叔的水陆道场依旧在做;
各个瓦子里的说忠奸的说书人,越来越多;
刘瑜去都水监接了印,也见着另一个勾当街道司公事的大使臣,不过这位似乎背后的后台甚硬,经常不到公事房点卯,各种理由告假。便连刘瑜去接印,他也只是出现了大半个时辰,然后就告病回家。
不过刘瑜倒无所谓,他又不看重街道司,他要的是这五百士兵控制权。
当着这多病的大使臣面前,刘瑜便叫鲁斐将另一队也一并管了起来。
结果那病夫喜出望外,说是以后可以专心养病,看怕也许是真的病了。
不过刘瑜没心思去探究这些,因为刘瑜,接印的第二天,却就再一次被传唤去枢密院了。
这次皇帝倒没有在场,是王安石和曾公亮,让他过去。
到了那里一看,司马光也坐在公事房里。
找刘瑜过来的原因很简单,司马光看着刘瑜到了,也很直接:“子瑾忠心国事,想来夏人所寻物件,已有所得了吧?座间乃是大宋宰执,子瑾三思慎言。”
就是警告刘瑜不要说谎了。
王安石和曾公亮,倒是老神在在,没有开口。
刘瑜站在那里,没错,站着,没人叫他坐下。
他一个七品官,跟大宋的相爷共处一堂,那没人叫坐也真只能站着了。
不过刘瑜没有开口,站在那里,眼观鼻,鼻观心,一言不发。
于是堂里就沉默了。
过了半晌,司马光清了清嗓子开口道:“刘子瑾,你不言不语,是为何故?”
“下官愚钝,涑水先生当面提点,下官安敢不遵?故之,三思之中。一思之始,已觉今是而昔非,当真不胜唏嘘,顿觉沧海桑田,光阴如箭;又看日月如梭,苍狗白云,可记三皇五帝,毕路蓝褛,三代之治,夜不闭户。人心不古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