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程颢之怒(2/3)
说话间,刘瑜轻轻拍手。
一支支的火把,便在这昏暗的大牢里亮了起来。
箭簇在火光下倒映着寒光,高公子略一侧头,便见得牢房之间,每一条狭长的通道里,至少都有十枝以上的羽箭对准着这边,隐约更有许多甲叶倒映着火光,明显还有披甲之士,藏身黑暗之中,持刀负盾,一轮弓箭过后,便将掩杀过来!
刘瑜依旧微笑看着高公子:“下官为何要挡公子?只是请高公子,按着章程,先到公事房备档,再依旨意,提走人犯就是。若太后旨意上,有绕过下官,径直提走人犯之辞,还请高公子明明白白,告知下官就好了。”
“本公子就不信,你刘子瑾敢动我高公绘分毫!”高公子咬牙向前一步。
那身边少年人急急扯住了他,正要劝说,突然听着一个浑厚的声音响起:
“和叔,你放手,教高公子上前去,看看高公子要把左正言如何嘛!”
少年听着,吓了一跳,苦笑着长揖及地:“恕无礼,请先生责罚!”
从大牢入口行来的,却正是不愠不火的程颢。
他看着这少年,摇头道:“刑和叔,涵养须用敬,进学在致知,你若悟不通这一层,终是为其所障啊。”
紧接着,程颢就在这昏暗大牢里,开始上课,没错,就是老师训学生。
这位刑和叔,名恕,和叔是他的字。
以前在程颢门下学习过,的确是他的学生。
程颢足足说了二十几息,一点也没停下来的意思。
刘瑜就先受不了,打断他道:“伯淳,高公子说是奉太后旨意,前来提这几名铁鹞子,你怎么看?”
程颢才想起来,自己是听着蔡京溜出来报信,说有人持中旨,要绕过刘瑜,来皇城司大狱提人犯,还持刀仗剑的,所以他才生气下来看看。谁知道一看见自己旧时学生,老师瘾一上来,就忘记这事了。
这时听着刘瑜提起,程颢清了清嗓子:“此非一家之议,人犯所涉,是为军国事,岂能以中旨提人而去?”
高公子面对程颢,就不敢跟面对刘瑜那么放肆了。
士林的声望值在那里,别看这大半天里,程颢被刘瑜支使得团团转,觉得这位官职也不高,是个小角色?
那是因为在细作、间谍上,刘瑜的专业素养、天赋,直接让程颢服气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