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疑云(1/3)
“他这鞋底磨得利害,特别是前脚掌,肯定是常常行走砖石、硬木上,才会这般模样的,若不是青楼,便是高门深第;可别说高门深第的人家,便是开封府里,略为体面些书吏,也不会把鞋子磨损得这样。大老爷您看,他这祙子,也磨得利害,别说高门深第,便是宿在小人的家中,看着远处来的友人,鞋祙都磨成这般模样,怎么也求隔壁的婆婆,纳个鞋底给这友人置换啊!”
说着这忤作又从刺客的尸体里,捡出一条手帕来:“大老爷,小人若是说错,还求不要打板子!”
“肯定不会打板子,小哥只管说。”刘瑜点了点头,微笑示意他说下去。
“这手帕,也是不好人家的女儿,绣出来物件!”
手帕上面,绣着的是一副春宫图。
程颢禁不住笑道:“小哥倒是朴实。”
别说官宦,便是殷实些的人家,一件半件这样的手帕,也不是没有,硬要扯到青楼上去,程颢觉得就颇有些扯蛋了。只不过他明白刘瑜的意思,也就没出言打击这忤作,但言下之意,仍是觉得这忤作没见识,少见多怪。
刘瑜却没说什么,也塞了一角碎银子给那忤作,教逻卒把手帕收起,起身下令,让军兵和内侍去收拾骸骨,却拉着程颢到边上:“伯淳于这章台走马、青楼倚柳,可熟路么?”
程颢便算真的识途,又没跟刘瑜熟在这份上,哪里会认?只是尴尬地摇头。
“苏东坡要在就好了。”刘瑜不禁低叹了一声。
苏轼是风流才子,自然少不得出入这种场合的。
若是他在,便是辨认不出,至少也可以让他去寻找线索。
但刘瑜总不可能去找皇帝要苏东坡过来听用吧?
就算皇帝能点头,一来一去,这时间刘瑜就耗不起。
所以他所能做的,也只有留下程颢和杨时处理东华门外事务,自己匆匆往皇城司公事房赶了回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