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第六十一章 旧事(1/4)
蓝溥自幼聪敏好学,少年得志,十九岁高中状元,授翰林院修撰,之后迁左庶子,升太常寺卿,直经筵,二十五岁升任礼部右侍郎。其时蓝溥年纪轻轻,仕途顺遂,又得建昌帝格外看重,可谓事业蒸蒸,前途无限。
谁也没料到,就在蓝溥二十七岁时却因上了一道弹劾当朝首辅“结党营私贪污腐败”的奏章而遭圣上申斥,被当场罢官革职,遣送归乡。
五年后,首辅杨劼一党彻底倒台,蓝溥复职为翰林待诏,升翰林侍读。后累官至礼部侍郎,并拜为四皇子燕桓讲师,得赐金绮衣。
那时中宫皇后无嫡子,四皇子燕桓乃贵妃徐氏所出,徐贵妃母子极得建昌帝喜爱,朝中大臣中奏请皇帝立皇四子燕桓为太子的呼声日益见长,且皇帝心中也早有此意。因此不论在朝堂还是后宫,立燕桓为太子已是君臣默认之事,仅只差一道诏书而已。
按理说蓝溥身为皇四子燕桓的老师,对此事应该极力赞成才是。毕竟燕桓封了太子,蓝溥也能跟着进封,作为未来的帝师,蓝氏一族将来的权势富贵不可限量。
可谁知蓝溥却在此时范迂,竟几番上折子,苦劝皇帝遵循立嫡立长之古法,立皇长子燕榄为太子,并称若皇帝执意立四皇子为太子,他必死谏以明志。
建昌帝盛怒之下,再次将蓝溥罢官革职。
蓝溥被罢,立太子一事也不了了之,此后建昌帝下旨再不准朝中任何文武大臣上书议立储君之事。
不同于上一次,这回自蓝溥第二次被罢官后,就再也没有复职回京。
蓝璎闻知真相,一时竟沉默无言。
陈明楷道:“立储之事,老师确实固执了些,可他为人刚正、行事磊落,着实让人敬佩。”
蓝璎苦笑道:“人都说‘吃一堑长一智’,可爹爹却是‘不撞南墙不回头’。这回他又为了皇长子被降罪之事上了折子,真不知皇上看了,如何会不生气!”
陈明楷道:“我这次来告诉你这些,就是想叫你不要担心。老师无论如何都不是为着一己之私,皇上就是再气,也不会真得怪罪下来。”
蓝璎道:“就算皇上不怪罪,其他人呢?”
陈明楷道:“你说的其他人,难道是指……”
蓝璎道:“你如今身处京都,难道不明白皇室夺嫡之争历来就没有不流血不杀头的?爹爹妨碍了他人飞黄腾达之路,那些人能绕过他,能饶过我们蓝家么?”
陈明楷倒没想到蓝璎会说出这些话,他愣了愣,说道:“璎儿,你如今怎会想得这么多?这些事不是你们女儿家操心得来的?”
蓝璎道:“一言不慎便是满门杀头的罪,我怎能不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