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1章 到了苏州(2/3)
苏州这个红尘之地,也怨不得后人指责是个纸醉金迷的城市,谁叫我们的古人就把柔弱的水和担负军事防御的城门连在了一起,而这些水门陆门还都建得那样秀丽动人。
在盘门可以见到中国在冷兵器战争时期,苏州人精巧的防御手段。
从城外开始来看,只能见到高高的城楼,却没有办法看到这座城门的正门。
原来在城门外还有一小圈城墙,门则开在了这外圈城墙的北侧,与正城门并不处于一条直线上,这样的设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迟滞敌人的进攻速度。
当敌人来袭攻破瓮城城门,这时主门关闭,同时瓮城放下千斤闸。
敌人前部突进的部队,就会被圈在瓮城之内。
此时正应了一句“关门打狗”和“瓮中捉鳖”,堵在两道千斤闸之内的敌军部队,只能被动地接受来自四周的箭支、滚油、滚石和檑木,结果大多都是悲惨的。
苏州建城以来,迭遭兵火,数度兴废。
越灭吴,楚灭越,城池几毁。
南朝梁太清二年侯景之乱,叛军三进郡城,大肆烧掠,shā • rén无数,三吴地区千里绝烟,人迹罕见,白骨成聚,一片萧条。
唐末年藩镇割据,杨行密、孙儒等数次占领苏州,大肆掳掠,并放火焚烧,城池又遭劫难。
南宋建炎四年金兵南侵,劫夺官府民居,廪库积聚,掳掠子女金帛,纵火延烧,烟焰二百里,凡五昼夜,苏州成为废墟。
元至元十二年,元军南下江南,城池悉命夷堙,民杂居城堞之上,城池又遭破坏。
元末张士诚据苏,至正二十七年,朱元璋部围城十个月,日夜以炮轰击,当张士城兵败,又纵火齐云楼,子城、大城俱毁。
苏州在春秋时期是吴国的政治中心;西汉武帝时为江南政治、经济中心,司马迁称之为“江东一都会”。
唐代是江南唯一的雄州;宋时,全国经济重心南移,陆游称“苏常(州)熟,天下足”,宋人进而美誉为“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而苏州则“风物雄丽为东南冠”;
明时又成为“衣被天下”的全国经济文化中心之一,乃红尘中第一等富贵风流之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