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7章 飞天第一人(1/3)
“我们这周围任何地方都有无形无质的炁存在,老子《道德经》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炁以为和’,而能够托着这滑翔伞滑行的就是老子所说的炁。”
苏超知道给白老虎和戚继光解释什么空气很难解释清楚,于是就拿古人所说的“炁”来做解释。
戚继光过白老虎都是饱读诗书的人,对于“炁”的概念很清楚,因此苏超就觉得用“炁”来做解释,他们能够更加明了。
而作为后世穿越过来的人,苏超自然知道这气与炁的区别。
“炁”是一种形而上的神秘能量,不同于“气”,“炁”是道教专用哲学概念。
“元炁”,是中国古代的哲学概念,指产生和构成天地万物的原始物质。
元,通“原”,“始也”(《说文》),指天地万物之本原。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元炁学说是人们认识自然的世界观。
其产生可追溯至老子之“道”,基本形成于战国时期宋钘、尹文的“心炁说”(即“气一元论”)。
发展于东汉末年王充的“元炁自然论”及北宋张载所倡之“元炁本体论”。
元炁学说以元炁作为构成世界的基本物质,以元炁的运动变化来解释宇宙万物的生成、发展、变化、消亡等现象。
这种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并对自然科学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元炁学说作为一种自然观,是对整个物质世界的总体认识。因为人的生命活动是物质运动的一种特殊形态。
故元炁学说在对天地万物的生成和各种自然现象作唯物主义解释的同时,还对人类生命的起源以及有关生理现象提出了朴素的见解。
基于元炁学说的对人类生命的认识,即是“元炁论”。
而苏超将气与炁混为一谈,倒是让白老虎和戚继光很快就明白了滑翔伞、纸飞机以及鸟儿在空中飞行的原理。
他们两个对“炁”的认识很深,只是他们无法辨别“炁”的存在,而苏超的理论让戚继光觉得这是论证“炁”存在的一个很好的方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