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3/4)
知晓刘荣来意,宆方没有多言其他,直接开门见山,言郅都不在府内,正在城北监人犯问斩。
“致太守亲自监斩?”刘荣倒不认为主簿在敷衍他,只是以他二十多年来的认知,着实想不到会有这种发展。
“有县中官吏犯罪,其家甚有名望,且在匈奴来犯时死守不退,满门英魂。”宆方叹息一声,声音变得低沉,“可惜生者不肖。”
主簿没有继续向下说,刘荣也没有再问,婉拒入府的提议,让车队停靠到道路一边,就此恭候在太守府前,等候郅都归来。
幸运的是,他没等多久,郅都的车架即从北归。
见到府门前的刘荣,郅都的反应很平常,依旧是一副冷脸,甚至没将人请入后院,直接在前堂公事公办,将刘荣一行安排到善无北边的沃阳县。
沃阳本为一处大县,去岁匈奴来犯,县令、县尉先后战死,县丞失去一臂,如今暂代县令之职。县中青壮战死大半,老人多数死去,妇人孩童不是死在匈奴刀下就是被掳走。
昔日有商队往来的县城,如今已如死地,下辖的里聚村寨有超过半数荒无人烟。
“敢问使君,荣到后,可能开田?”
知晓沃阳的情况,刘荣首先想到的就是人口和粮食。他非无才之人,否则也不会将临江国治理得有声有色,得国内百姓爱戴。
匈奴对汉朝边郡是极大的威胁,要挡住这柄北来的屠刀,人口和粮食都是重中之重。
有人才有兵源,有粮才能让士卒吃饱,吃饱才可上阵杀敌。
郅都在郡内清查人口、重录户籍,最终目的是给草原放血,但在放血之前,同样要解决兵源和军粮的问题。
“可。”郅都取过简牍,提笔写成一份手令,当面递给刘荣。
看过其上内容,刘荣眸底闪过一抹惊讶。
“郎君不必疑惑,我所行不瞒天子。”
刘荣点点头,将竹简仔细收起。
“另有一事,需请太守之意。”
刘荣自请戍边,却没有归入军中,以良籍出行本不受限制。但他终究身份特殊,能否离开雁门郡还需要问过郅都。
“荣能否往云中?”
“云中?”
听刘荣解释过因由,郅都略微想了想,即颔首道:“边郡常有探子和贼匪出没,郎君出行需带足人手。”
“谢太守。”
事情解决,刘荣谢过郅都,起身告辞。
他要开荒田,佣耕之外,还要有节省人力的农具和良种。在这一方面,云中郡显然是个中翘楚。
此外,除了购置农具,带云梅见家人,他还想同沙陵县赵氏子见上一面。有窦太后派来的骑僮,他的行动变得更加自由,无需担心哪里行差踏错,使今日一切再成镜花水月。
回到暂时的落脚点,刘荣提笔写成书信,交人送去云中郡。隔日告别郅都,启程北往沃阳县。
送信的人快马加鞭,很快抵达沙陵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