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山何处(2/3)
可是这时,裴镜清的识海,居然又起了变化。
对目盲的裴镜清来说,因为识海是用神魂去看,他的金丹期识海,本是他唯一能看清楚的地方,然而此刻,他的识海中,竟飘满了不知从哪儿来的云雾。
淡薄云雾阻碍视线,只能依稀看到明镜台。
刚出现时,这明镜台还流转着宝光。此时的明镜台,不但没了任何宝光,甚至整个显得暗濛濛的,跟沾染了尘埃一般。
难道与他恢复了唯物主义的本心有关?
裴镜清不知那老者在哪,试着开口:“……老先生?”
明镜台微微亮起,宝光一闪而逝。
明镜台井口清水翻涌,竟然缓缓浮出一份厚厚的标准a4纸打印出的文件,迎着裴镜清的神魂视角飞来,直到裴镜清看清封面。
封面上第一行写着:【原告证据材料1——《仙山何处》】
是他的心血!
裴镜清不免有些激动。
明镜台又闪过一瞬宝光,那老者声音再又响起,言简意赅:“看。”
根据宝光变化,裴镜清内心有稍许猜测,这明镜台也许是能量不足,也许是受到限制。
但现在主要的问题是,他怎么看?金丹期还没结成元婴,在识海中没有实体,只能用神魂干看着,没有手,怎么翻页?
明镜台悄无声息,裴镜清想了想,反正都已经这么不科学了,干脆尝试用意念翻页。
竟然翻动了。
但是第一页的剧情,就让裴镜清十分惊讶,男主剑修凌云的身份,竟然是玄真教第六代首徒,他称呼裴镜清的大师父、掌教真人孙七鹤为“师公”。
难道自己像网文穿书题材所写的那样,穿入了自己写的《仙山何处》?
可现在玄真教,并没有凌云这个人。
甚至,凌云那个被封在冰里的师父,文中称为“第五代掌教真人”的无名男剑修,裴镜清也不知道是谁。
因为如今玄真只传到第四代掌教,掌教真人是裴镜清的大师父孙七鹤。
裴镜清自己是第五代首徒,目前同辈中只有他一个剑修,师弟是医修,师妹大概要修刀,所以凌云的师父,应该是玄真五子未来收的剑修徒弟?
至于第六代首徒凌云……想到这,裴镜清不禁心虚起来,因为现在铁板钉钉记在玄真教玉笈上的下一代首徒,是他的狼崽徒弟小九……
他观照识海这么久,小九肯定在担心了,裴镜清想到狼崽就满心温柔,只得对无端降了辈分的男主说声抱歉。
按照这个情况,若这里真是书中世界,男主师父都还没出现,或许剧情还要过上很多年才会发生。
裴镜清一开始还边翻阅边对照修真界,但看着看着,裴镜清就完全沉浸在了阅读中。
对很多创作者来说,自己写的小说,或许不是最好的,但一定是最合本人口味的。
也许是目盲之憾的弥补,裴镜清拥有极强的记忆力、逻辑思考能力以及丰富的想象力。
随着阅读的深入,裴镜清逐渐记起创作《仙山何处》时的推敲过程,每一个剧情代表的内涵、隐藏的主题讨论,每一处细节、伏笔,甚至一个路人配角的名字是从哪本古文中信手拈来,裴镜清全都了若指掌。
它是裴镜清耗费心血创作的剑仙传奇。
《仙山何处》的创作动机,是裴镜清对学生们推荐的仙侠网文中的戾气,以及包涵的各种功利主义思想,实在难以苟同,才想动笔写一个理想中的剑仙。
所以,这篇文承载了裴镜清的个人审美,综合了裴镜清对儒释道甚至对唯物主义的理解,是一个浪漫的传奇故事。
在裴镜清看来,中国民间相传的神话传说,以及华夏文明主流的儒释道三教,总体上都是护佑苍生的。神仙故事大多是惩恶扬善、济世救人,妖怪志异则复杂一些,但都具有浪漫色彩。不论是早期的大禹治水,还是后期百姓自发将清官封为门神,华夏百姓对神的期待,其实包含着他们对正义、圣贤、爱情等美好概念的期许。
而且,裴镜清身为一个唯物主义者,对单一教派的狂信徒是十分排斥的,任何宗教发展到极端都不利于民。
所以他没有将男主【剑仙凌云】的思想限制在道家或是其他狭隘范畴内,而是融合了他本人唯物求真的信念,塑造了一个不断反思、不断寻求大道真理的男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