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战国风云人物 > 赵孝成王篇(26)

赵孝成王篇(26)(2/2)

目录

相反,他打得相当艰难,阵亡了五校(据说一校是8000---10000),兵力也折损尽半。王陵见邯郸城,这块骨头太难啃了。

这场邯郸攻坚之战,秦赵双方打得相当惨烈。

秦昭襄王出动了三十万大军,还不能一举攻克邯郸,灭亡赵氏。

根据前线送回来的战报,秦昭襄王得到两个信息:

1、赵氏很强大。

2、扩大升级战争。

长平之战,秦国举国之力,才打赢了赵国。那么,邯郸之战,是灭赵氏之战,开打了,就不能收手。毕竟,动员了这么多人,折损了那么多将士,费尽了物力、财力、人力,无功而返,他丢不起这个脸。

同时秦昭襄王也得出了一个结论:破邯郸,灭赵氏,还是要武安君出马才行。

可,秦昭襄王放不下脸面去请武安君出战,派了一个使者去。

长平之战,武安君白起见识过赵卒的悍勇。秦昭襄王想要灭了赵氏,简直是痴人说梦。

如今秦国出动三十万大军,收效甚微。那么,说明一个问题:赵氏的勇武善战,回来了。

武安君白起称病,拒绝出征。

秦昭襄王再次吃了闭门羹,恼怒之极。秦昭襄王不知道白起是真病,还是装病。但,他只知道,白起桀骜不驯,不听他调令。

秦昭襄王彻底愤怒了,但,又不能奈何白起。

既然白起不听话,说打不下邯郸。秦昭襄王要用武力告诉白起,秦国没有你,仍然可以欺凌诸侯,拿下邯郸。

秦昭襄王以王龁,取代王陵,又增兵十五万。

王龁领命,前往邯郸,从王陵手中接过指挥权。长平之战,他是主将,攻赵不利,被武安君白起取代。

命运真是奇怪的东西。此时,他又成为主将,攻伐邯郸。

廉颇和王龁,又在邯郸城下,再次重逢。

可,这一次,王龁还是没能击败廉颇。

赵国虽多次化解了秦国的猛烈进攻,但,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那么,是什么支撑着赵氏男儿,守住家国,粉碎了秦军的多次进攻?

1、赵孝成王以身作则。

赵孝成王拒绝割地,与秦国再次开战。他身为一国之君,自当披甲上阵,鼓舞士气。白起伐楚,楚顷襄王吓得迁都。然,赵孝成王死守社稷,与国共存亡,振奋人心。

2、平原君不惜钱财,编妻妾入伍。

开战之初,有人劝告平原君,国人皆在死战。平原君妻妾,竟然吃好、喝好、穿好,这会动摇军心。平原君醒悟,将男儿送去入伍,妻妾补缝于行伍之间。

3、赵国百姓齐心协力。

赵国百姓,无论妇孺,还是老幼,齐心一致。

4、赵国将士,英勇善战,血撒疆场。

赵成侯、赵肃侯南征北战,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之风,赵惠文王东征西讨,让赵氏养成了善战之风。也可以说,秦国的武力,吓不到赵氏男儿。

5、仇恨。

秦国坑杀赵卒四十五万,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震慑赵卒,让人胆寒。同时也会激发赵氏男儿斗志,同仇敌忾。据说,赵国百姓为了表示对白起的痛恨,还发明了一道美食:吃白起。

由此可见,赵国百姓,是多么痛恨秦国,痛恨白起。

赵国,上至君王,下至百姓。无论妇孺,还是老幼,皆誓死抵抗。赵国一切可战的力量,都为社稷死战。

尽管,赵国这边表现很好,也死伤惨重,兵员消耗巨大。此战,关系到赵氏的生死存亡,抵抗,是肯定的。但,秦国不断增兵,对赵国的压力巨大。尤其是赵国强撑了一年多,显得捉襟见肘。

秦国继续增兵,邯郸,危矣。

赵国形势岌岌可危,处在这种亡国的高压状态之下,每日每夜,都与秦军奋战。那么,赵国除了自身顽强的战斗精神,还会采取什么办法来解邯郸之为呢?

目录
新书推荐: 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 火影:刚当海贼王,我重生成佐助 医仙之纵横无敌 村野小神医 以暴制暴,从暴君杀成千古一帝 出国后,我带回光刻机能一等功吗 我以道种铸永生 古仙传说 盘龙之亡灵主宰 末日进化:开局捡到一个美女丧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