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孝成王篇(12)(2/2)
楚威王与其父楚宣王,并称为楚国的‘宣、威盛世’,进而为楚怀王亡越,饮马黄河,对战中原诸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简单说,楚威王和齐威王都是有赫赫战功,带领国家走向强大的人。
那么,赵太后是个女儿身,为什么也被追加为‘威。’
难道是赵孝成王,因为思恋其母,过于妙赞,追加了这个字。
现在就来解答这个问题,赵太后主政的时间不多,但足以承担起‘威’这个字。
那么,赵太后主政期间,做了什么事呢?
1、化解齐、赵两国恩怨。(五国伐齐,齐、赵交恶。)
2、联齐退秦破燕。
3、为赵国招来了一个人才:挽救齐国的大厦之臣安平君。
4、守住了赵惠文王的英明,也为赵孝成王保驾护航。
当然呢?
赵太后还留下了两个有名的故事:触龙说赵太后、赵太后三问齐使。
也就是说,赵太后虽是女儿之躯,却承担起了家国天下,为赵国的事业,献出了一份力。她足以对得起‘威’,这个字。
从而,赵威后也成为了战国时代两个优秀的女人之一:一个是大秦的宣太后(历经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另一个就是赵国的赵威后。
公元前265年,这一年,不仅是赵太后甍逝。
齐国的第四代王、中兴之主齐襄王,也在这一年甍逝。
秦国也走了一个很厉害的人物:大秦宣太后。
齐襄王是一个怎样的君主呢?
中兴又偏安的君主。
齐襄王生活在齐国最鼎盛时期,他的父亲,齐闵王不仅垂沙败楚,破秦国函谷,赶走孟尝君,欺凌燕国,亡了强宋。
同时,齐襄王也历经了五国(燕、韩、赵、魏、秦)伐齐,目睹了齐国走向衰落。
简单说,齐襄王经历了齐国最好的日子,也走过了齐国最糟糕的日子。
他在危难之际,继位,并且中兴齐国。由于齐国,历经战火的洗涤,无论君臣,还是百姓,对和平这个观点,深入人心。
因此,在齐襄王主政期间,关起门来搞建设,不插手中原战事。
总之:齐襄王经历很丰富,他的人生也很难。
那么,大秦宣太后又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用三个字形容:了不起。
我在《秦武王篇》、《赵武灵王篇》讲解了,这个女人,是如何从身份卑微的芈八子,历经季君之乱,击败了秦惠后,赶走了秦武后,最终走向了秦国权利的顶峰。
这个女人,不仅在秦国朝堂上呼风唤雨近半个世纪,还解决了秦国数百年的敌人义渠。
她留下了励志人生的故事,也证明了一点:谁说女儿不弱男。
历史,有很多巧合。
公元前265年,赵国的赵威后、秦国的秦宣太后、齐国的齐襄王在同一年甍逝,这一年也被称为大丧之年。
当然呢?
战国时代,还有很多类似的大丧之年。
比如,公元前296年。
赵国的赵武灵王、楚国的楚怀王、韩国的韩襄王、魏国的魏襄王,也在同一年甍逝。
大丧之年,其后就是大乱之年。
战国七雄,进入新的大争之世。
伊阙之战、华阳之战、五国伐齐、秦破郢都、阏与之战,也让诸侯的实力,此起彼伏。
齐国走向衰落、韩魏一蹶不振、楚国正在复兴、燕国努力崛起、秦赵纵横天下。
那么,随着新的一**丧之年,战国七雄又会有怎样的格局?
赵孝成王和秦昭襄王,这一小一老,又将会碰撞出怎样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