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孝成王篇(10)(2/3)
得出结论:齐襄王忌惮他,更害怕他。
齐襄王的想法,安平君都一清二楚。
面对赵国以地换将,安平君会怎么做呢?
既然齐襄王忌惮他,齐国容不下他。赵国如此看重他,他就去赵国发展。
按理说,安平君受了委屈,应该发泄才对。为什么还主动去赵国发展呢?
简单说:避祸。
还有,他不舍。
毕竟,齐国能有今天,他出了很大的力气。
若因为他,导致君臣不和,齐国大乱,这是他不想看到的。
再说了,齐襄王没有杀他,对他还算仁慈。
好聚好散,这也是君臣之道。
离开齐国,安平君和齐襄王之间的恩怨,也算彻底了结。
从此,他也不负齐国。
安平君爽快答应了赵国的条件,主动去赵国,这令齐襄王很意外。
但,齐襄王多了一点害怕。
毕竟,他这样对待安平君。日后,安平君会不会做出损害齐国利益的事来。
齐襄王维持表面的关系说了一句话:飞鸟知故乡,狐死必首丘。
这句话的意思也是告诉安平君,别忘了齐国是你的母国,也是你的故乡。
你不能做出损害齐国利益的事。
安平君也说了一句话:王上对我有恩,我怎能相负。
还有那句没有说出口的话:你不杀我,我也该为你做最后一件事。
齐襄王明白,这是安平君最后为他做的一件事:替他最后一次开拓疆土。
随后,安平君又说了一句话:我身在赵国,心在齐国。我去了赵国也不会做什么对不起齐国的事。
接着,又补了一句:乐毅能够为燕、赵两国和平奔走。我也能为齐、赵两国和平奔走。
最后表明态度:我的心在齐国。
安平君朝着齐襄王行了君臣之礼,转身,踏上了去赵国的路。
齐襄王看着安平君的背影,心道:我,负了你。
一想到自己的时日不多,齐襄王又说了一句话:你若不走,我心不安。为了江山社稷,我只能负你。
话说,燕国伐赵,赵国一边选择防守,另一边以济东之地向齐国换取安平君。
马服君赵奢听闻燕国不顾两国岁月交好,以及燕、赵联姻,竟然出兵犯赵的消息,怒不可遏。他左等右等,赵太后下达北击燕国,收复失地的政令。
谁知等来一个消息,赵太后不用本国将领出兵击燕,却用济东之地,换取齐将安平君。
秦国趁着先王丧期伐赵,赵国内政不稳。赵国联合齐国抗秦,马服君倒还能想得明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