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战国风云人物 > 赵孝成王篇(9)

赵孝成王篇(9)(1/2)

目录

齐襄王和安平君

赵太后将长安君送去齐国,齐襄王只好出兵助赵。

齐、赵两国的关系,开始改善。

齐襄王认为秦、赵之间,会有一场大仗要打。怎么也没想到,秦国就这样退兵了。

秦国撤军,是齐襄王判断失误?

答案:不是。

若论诸侯战力,秦、赵、齐、楚皆是强国。

齐国历经亡国,复国之后,国势大不如以前。

楚国虽大,楚怀王入秦被囚,楚顷襄王继位,既不迎接父王归国,反而任用奸佞,打压屈原等忠直之臣。楚顷襄王对秦的妥协,没有换来秦、楚和睦。秦将白起,攻破郢都,践踏楚王陵,被封为武安君。

楚顷襄王后半生励精图治,收复了楚国沦陷的部分疆土。楚国,终究离大国之梦,强国之路,越走越远。

十年前,秦国和赵国打了一仗,阏与之战,赵国胜,秦国败。赵将赵奢因功,也被封为马服君。

也可以说,赵国是孟尝君破秦函谷关之后,让秦国战败的诸侯。

按理说,秦国伐赵,破了三城,势头正猛。

齐襄王想着秦、赵皆是强国,两国相伐,至少要半年甚至是数年的时间才能分出胜负。可,齐襄王怎么也没想到秦国会不战而退。

难道是秦国太弱,秦昭襄王惧怕齐、赵?

还是说赵国隐藏了真正的实力?

齐襄王身在齐国临淄,不知道赵国邯郸、秦国咸阳发生的什么。

但,他知道,秦国撤兵了。

秦赵两国的战事,就这样落下了帷幕。

这日,齐襄王正在处理国政,又收到了一封来自赵太后书信。

信中赵太后感谢了齐襄王的相助,同时,又给齐襄王出了一个难题:赵太后请齐国,帮助赵国,对抗燕国。

这个事,为什么是难题呢?

这是因为齐襄王摸不清,赵太后的真实用意。

秦国伐赵,赵太后求助,甚至送爱子长安君来齐国,这他想得明白。

齐襄王想不明白:赵国的实力,远胜燕国。伐燕,用不着齐国帮忙,赵国就能搞定。

可,赵国为啥要齐国帮忙呢?

齐、赵之盟刚刚建立,两国关系也朝着好的迹象发展。齐襄王和赵太后的关系,也得到了进一步改善。

齐、赵同盟尚在,赵国求助,齐国也不好拒绝。

齐襄王也答应了出兵伐燕,相助赵国。

赵国君臣,为了不让齐襄王为难,下了血本:以济东三邑五十七座城池,做为报答齐国出兵的条件。

这个条件,不仅说服了齐襄王,还说服了齐国的君臣。

齐、赵两国为了济东令庐、高唐、平原陵地五十七座城邑。可谓是牺牲了无数将士之躯。齐襄王不用交战,就能收复这些疆土,建功立业,岂能不欢喜。

齐襄王转念一想,赵国国力远胜燕国,却大费周章,不惜割裂疆土给齐国,想必是有什么附加条件。

齐襄王想不明白赵国此举是什么意思,但齐襄王想了想,只要出兵助赵伐燕,就能得到赵国这些城池,自己兵不血刃就开疆拓土,建立千秋伟业。

此乃,大功。

因此,齐襄王想都没想,出兵十万,攻伐赵国。

可,齐襄王没想到赵国提了一个新的条件:不要齐国出兵,只要一将。

这个将,不是别人,正是齐国的安平君田单。

对于赵国提出的这个条件,的确超出了齐襄王的预期。

赵国单方面的解释:有兵力对付燕国,不足的是没有伐燕的将领。

对于这个解释,齐襄王很快就否定了。

赵惠文王甍,也为赵国留下了很多能打的将领。

此时的赵国,能打的将领有哪些?

军功最甚:马服君赵奢。

勇冠诸侯:廉颇。

还有乐乘、楼昌、许历等人。

尤其是马服君赵奢,不仅打破了秦国的不败神话,还让秦、赵两国和平了十年。

可谓的是名动诸侯,威震中原。

最主要的是马服君赵奢,还曾在燕国上谷当过郡守,对燕国了若指掌。

你说赵国无良将抗燕,这说不通的。

那么,赵国有良将,却得不到重用。反而,还拿出济东三邑七十座城池,换取他国将领。

齐襄王有三个反应:

1、想不明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 火影:刚当海贼王,我重生成佐助 医仙之纵横无敌 村野小神医 以暴制暴,从暴君杀成千古一帝 出国后,我带回光刻机能一等功吗 我以道种铸永生 古仙传说 盘龙之亡灵主宰 末日进化:开局捡到一个美女丧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