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孝成王篇(4)(1/4)
联齐抗秦
面对秦国来犯,赵国朝臣,分为两派,主战与主和。
主和理由:
1、秦国霸道,不能硬拼。(赵国打不赢。)
2、先王刚去,新王年幼,赵国的凝聚力、向心力不强。
3、赵国的当务之急,稳定国政。
主战的理由:
1、先王刚去,秦国出兵伐我。不战而求和,只会助长秦国嚣张的气焰。
2、秦国欺负到家门口,不战,岂是血性男儿。
3、赵国有实力与秦国一战。
主和派与主战派,展开了激烈的辩论。
赵太后(赵威后)虽是女儿身,但,君王的气度,还是有的。遇见家国大事,没有像普通妇人一样,自怨自艾,哭哭啼啼,抱怨命运的不公。相反,她镇定自若,没有乱了阵脚。
但,大臣的争吵,让她感到很头疼。
主和派找到了主战派的弱点,开始进攻:秦国开战的借口是赵国收留魏齐。
那么,杀了魏齐,就能止息兵戈。
平原君听了,大笑不已。
秦国伐赵,真的是为了魏齐?
杀魏齐很容易,但,这样做,只会让赵国寒了士子之心。
在诛杀魏齐这个问题上,朝臣又陷入了激烈的争论。
然,争论总会有结束的时候。
平原君说了一句话,压制主和派,占据上风,还得到了赵孝成王和赵威后的支持。
这句话:秦国伐我,我们不战,辱没了先君的英明,也辱没了我们七尺男儿之躯。诛杀魏齐,不仅寒心,还是无能。
赵孝成王少年心性,也不愿向秦国低头。
父王刚去,秦国来伐。他若不战,不仅辱没了父王的英明,还会令他倍感羞耻。
想当年,他祖父赵武灵王继位,不过十五岁。魏国邀集齐、楚、燕、秦等诸侯伐赵。赵武灵王不屈服,为了守护曾祖父的英明,为了捍卫赵氏男儿的荣誉而战。
如今,他是赵国的王,肩负起赵国的天下,同时也要承担起捍卫赵氏荣誉的重任。祖父、父王不惧秦,他怎能惧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