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昭王篇(8)(2/3)
如何才能富国强兵!
怎样才能富国强兵!
他要招纳贤才,振兴燕国。
看着赵武灵王短短几年取得功绩,燕昭王也决定博一下。
赵武灵王能够击三胡,开拓胡疆。燕昭王相信,他也可以击胡开疆。
燕昭王的激情,瞬间被点燃了。
但,激情过后,他又不得不面对现实:他身边没有将帅之才,也没有治国安邦之人。
都说,爱学习的人,总会找到方法。
用他人的成功,来激烈自己,抒写不一样的人生。
魏文侯是如何带领魏氏,走出四战之地,建立诸侯国,打得邻近的诸侯,没有脾气,最终建立首霸。
楚宣王、楚威王,又是如何励精图治,让楚国称雄与中原。
齐威王、齐宣王,父子二人,又是如何让齐国成为山东第一强国。
赵武灵王被诸侯欺负,又是如何击胡开疆,诸侯不敢欺。
根据这些成功人士的经历,燕昭王得出了一个结论:国家要强,必须改革。
改,则强。
不改,则弱,则亡。
要想在乱世中存活,就必须打破常规,突破自我,大力改革。
燕昭王继位已经有十年,此时,他刚过三十岁。
三十岁,是人生新的开始。
他要三十而立,走向新的人生。
如今,燕国在他的治理下燕国,井然有序,百姓安居乐业,国力也在在蒸蒸日上。
三十已过,人生去了一半。
上天,还会给他多少日子。
时不我待,毅然前行。他要用自己的双手,带领燕国,开创出一条强盛之路。
改革纳贤、复国强兵、伐齐雪耻,这不是一个人能够完成的。
领导想到了问题,自己不能解决,就要找人解决问题。
很多人知道燕昭王雄心壮志,也想要燕国的事业,在向前进一大步。
然,却苦于没有合适的人才,更没有高人指路。
幸运的是燕昭王身边的人,知道自己能力不行。
但,他们却积极推荐身边有才华的人。
其中有名近臣,举荐了一个人。
这个人就是郭隗。
现在就来讲解,帮助燕昭王中兴的第一个人:郭隗。
郭隗活动的时间:公元前351年-前297年。
至于,郭隗的生平胜迹是怎样的,留下的材料也不多。
但,可以推敲一下。
在燕昭王拜访郭隗的时候,有人说他是有见识的老臣、办法多。
能够用‘老’这个字,说明燕昭王和他见面的时候,对方的年龄不小了。
还有一个字‘臣’,也说明他在燕国混了很久。
这个老人,有可能历经了燕易王、燕王哙、子之之乱、齐国之祸、燕昭王复国,这些阶段。
这个老人也有可能,在动荡的燕国中,屹立不倒。
郭隗有能力、有想法、有威望、见识深远、博学、善辩,因此,才被人推到了燕昭王的面前。
总之:这个老人,很不简单。
燕昭王听说身边有这样的人,当然高兴了。
按照情节发展,燕昭王会派人召见郭隗,面试他,问几个问题。
然,这样的情节,不能说明燕昭王爱贤。
燕昭王干了君主不该干的事:亲自去拜访。
燕昭王屈尊拜访臣子,这样做会不会折损君主的身份呢?
答案:看你怎么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