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战国风云人物 > 赵武灵王篇(53)

赵武灵王篇(53)(1/4)

目录

亡中山

林胡、楼烦、东胡盘踞北方,是对中原诸侯威胁最大的三支胡人部落。楼烦人觊觎林胡人的牧场已久,两族交战百年,但不分胜负。楼烦人也没能踏入林胡人活动的疆域。

几年前,三胡响应中山人号召,东、西夹击赵国代郡,南下邯郸,马踏中原。

赵主父为肃清北疆边患,尘定胡疆,亲自领军与三胡再代郡交战。

此战,赵国大获全胜,三胡惨败。

楼烦人北遁漠北,东胡人向东逃窜,林胡人或战死,或逃亡,或归赵。

赵击三胡,开拓胡疆,新设三郡。

楼烦人活动区域,被赵国设置为雁门郡。林胡人活动区域,被赵国设置为云中郡、九原郡。

楼烦王被赵国击败,辱没了草原男儿的威名,再次臣服赵国,自然不甘心。但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赵主父竟然有如此气魄,不仅让他们南归,还让他们生活在林胡人曾经的牧场。

楼烦人北遁漠北,受不了漠北的风沙和苦寒,能够回到阴山南侧,放马牧羊,自然欢喜。但中原人称他们为胡,从来都不善待他们。正所谓,非我族了,其心必异。

赵主父,真的会善待他们?还是说,这是赵主父缓兵的计策?

这个问题,不仅楼烦王担心,楼烦部族也担心。

然,赵主父早就打破了世俗的偏见。

他能够善待中山、接纳林胡,难道就会对楼烦有偏见。

他要海纳百川,接纳所有人。

无论是楼烦人,还是赵人,或者是中山人、林胡人,都能和平共处。

要实现这点,就要拿出更大的诚意。

否则,你能降服,却不能感化。

总之,赵主父拿出了最大的诚意,也勇敢坚定向前迈出了一步。

这一步,对赵主父而言,是一小步。

但在民族融合、放下偏见,踏出了一大步。

楼烦降,赵主父接纳,并将其安排在九原郡。

这又是赵主父取得的一件大功。

当楼烦王问:我们和中原相互争斗,何曾共存。赵主父,我们能和睦共处?

赵主父拿出最大的诚意:孤,相信我们能够共处。

随后,赵主父又说了一句:胡族和华夏族并存千年,为何不能在同一块疆土共存。难道胡族和华夏族,非要分出高低。我们天生就是敌人。

楼烦王第一次听到胡族和华夏族可以共存,这句话还是出自赵主父之口。楼烦王心里也很奇怪,眼前这个人的想法是否太简单了。

难道赵主父真的能够容纳一切,还是说赵主父就是愚蠢之人。这个问题,上千年都不能解决,赵主父能有解决之策。

中原人鄙视他们,出兵征伐,迫使让他们臣服。中原文明与他们文明不一。中原人有自己的骄傲,胡人也有自己的骄傲。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族群,他们能求同存异,和睦共处。

楼烦王还举了几个列子来证明,华夏和草原是不可能共处。

甚至还说,华夏与胡族为争夺疆域,只会开战、杀戮,双方彼此只有仇恨。先贤之人,皆不能阻止这种想法蔓延。赵主父的想法是否太异想天开了。

“华夏族虽没有人与尔等共存。”

赵主父却霸气说了一句话:

“孤,身先士卒,主动踏出第一步,愿做第一人。”

楼烦王被赵主父的胆识和胸襟所感,他们都认为彼此不能共存,也没人敢踏出第一步。然,赵主父真是一个奇怪的君主,竟然想到与胡族共存,还勇敢踏出了第一步。

不知道是赵主父别有用心,还是赵主父充满自信。

也许,胡族和华夏族放下成见,是可以共存的。

赵主父对着楼烦部族又说:孤,代郡之民,有胡族,也有华夏族。他们在这里可以和睦共存,齐心协力,保家卫国,抵御外患。孤,相信,你我放下成见,也能共存。

放下成见,便能共存。

赵主父勇敢打破偏见,他要当第一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 火影:刚当海贼王,我重生成佐助 医仙之纵横无敌 村野小神医 以暴制暴,从暴君杀成千古一帝 出国后,我带回光刻机能一等功吗 我以道种铸永生 古仙传说 盘龙之亡灵主宰 末日进化:开局捡到一个美女丧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