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武灵王篇(44)(2/2)
齐国以孟尝君为使,送去秦国为相。
秦国以芈八子次子公子芾为使,送去齐国为质。
楚怀王也来凑热闹,将楚太子横(楚顷襄王)送去齐国为质。
中原混战之后,齐国混得风生水起。
秦、楚两国都派了质子去齐国。
秦昭襄王以公子芾入齐为质,又以靖郭君田文为相。
从近处看去是秦王打压芈八子,削弱楚籍大臣的权利,进而巩固王权。但从长远和战略的角度来看。秦昭襄王之谋,又何尝不是巩固和加强齐、秦之盟,东西夹击赵国的策略。
齐、秦再次走到一块,这是赵国最不想看到的。
赵武灵王身为一国之君,问题当然不能看表面,还要谋全局、看得深远,兼备战略性目光。
齐人为秦相,势必会加强与齐国的关系。
一旦天下有变,齐、秦互通消息。
这对赵国来说,无疑是潜在的威胁。
赵武灵王看到了威胁,就要消除不利于赵国的因素。
面对这种不利局势,赵武灵王再次振作起来,并做出决定再次干涉秦国内政,离间齐、秦之盟。
几年前,芈八子和秦惠后内斗,赵武灵王干涉秦国内政,出使的人是楼缓。
然,楼缓的嫡长子制让芈八子脸色无光。
为了照顾芈八子的情绪,这一次,赵武灵王换了一个人:仇液。
仇液,这个人是谁呢?他有什么本事。
他是赵武灵王时期推行胡服骑射,支持者。
也是,五大外交能臣之一。
几年前,楚国迎战天下诸侯。赵武灵王以六使(富丁、赵爵、王贲、李疵、仇液、楼缓)入诸侯,他是六使之一,出使韩国。
赵武灵王将离间齐、秦之盟的任务交给了他,足以证明对他能力的肯定,以及对人品的信任。
秦惠后和芈八子都想扶持自己的代理人成为秦王,赵武灵王替他们选了第三条路,扶持秦昭襄王。
这一次,赵武灵王又会用什么高超的手段呢?
答案:从秦相入手。
樗里疾去世后,秦国国相的位置空了出来。
秦昭襄王想要借助齐人孟尝君的影响力,辅佐自己,打压芈八子外戚势力。
秦昭襄王成功,也缔结了齐、秦之盟。
赵武灵王就要破坏秦相的选择,决不能让孟尝君成为秦相。
找到了问题的关键,接下来,就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赵武灵王为秦国国相,物色了一个人物:魏冉。
那么,赵武灵王为什么会选择魏冉?
这就要从秦国的复杂的朝政说起。
秦国朝堂看似和平,却也是波涛汹涌。
尤其是秦昭襄王和芈八子背后的较量,这也不是什么秘密。
芈八子想要掌控秦昭襄王,控制秦国。
秦昭襄王想要摆脱掌控,独断朝纲。毕竟,现在的秦昭襄王早已经过了亲政的年龄。
秦国的局势复杂,分为王党和后党。
但,秦国所有大权,掌握在后党手中。
赵武灵王要离间秦、齐,需得交好以芈八子为首的后党。
秦昭襄王的势力,比不上芈八子,但,他终究是秦王。秦王在秦国说话,还是有一定的分量。
无论是芈八子,还是秦王,都不能得罪。
魏冉是芈八子的弟弟,也是秦昭襄王的舅舅,还有赫赫战功。
因此,魏冉为相,这是赵武灵王最后的人选。
那么,人选出来了,出使的人也有了。
离间秦、齐之盟,会成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