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武灵王篇(41)(4/4)
赵武灵王一边奖赏众将守城有功。另一边跟随赵固请进代宫。
代城之围已解,但胡人之患依然存在。
赵武灵王进入代宫,立马召集千夫长以上的将领商议,如何击败林胡人、楼烦人和东胡人。
赵固了解领导的的性情,请他移歩来到用泥土堆积的的堪舆图。堪舆图上有大河的走向、重要地地形地貌、以及峡谷、高地等等,标识得一清二楚。
赵武灵王盯着堪舆图就好像看见了大好的胡疆。
赵固解释这片河流代表着什么。楼烦人和林胡人界限在何处。以及楼烦人和林胡人重要的山川地貌。
还解释了为什么天下骏马,皆出林胡的原因:因为大河自西向东走向,形成了肥沃的平原,纵横上千里。此处水质优良、牧草丰盛。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适合农耕,又适合放牧。这里也是林胡人占据的天然牧场。
同时,也传到出一个理念:胡疆,不是一块无用之地,而是块宝地。
也是,胡疆在中原诸侯的眼中,是蛮夷之地,不出粮食,杂草丛生,土地贫瘠。
还有苦寒、天灾、疾病蔓延。
胡疆,对于中原人来说,一点用处也没有。
中原比胡疆要好上百倍,更适合居住。
但,胡疆也有中原比不上之处。
胡疆盛产良马,乃中原不能及。由于这块土地长期被胡人掌控,消息闭塞。中原又对胡疆一点都不了解。中原人向来鄙视胡人,更看不起胡疆。
所以,认为胡疆是一块无用之地。岂不知胡疆,是块宝地。
赵固还说大河源自胡疆,并指出这段大河属于楼烦人,这段属于林胡人。
至于,大河起源什么地方,他也不知道。
据说大河起源于天边,穆天子沿大河而行,抵达瑶池,会见西王母。
赵武灵王对胡疆产生了很浓厚的兴趣,他要发现,去探索,去开拓。
他要将中原人的足迹,踏上胡疆。
他要去看看大河的起源,去看看胡人口中的东西走向起伏的大青山。
其山脉东西走向,地势陡峭、复杂,但绝对是一个防备异族南下的天然屏障。山南地势平坦、肥沃、水源丰富,既可以农耕,又可以放牧。山北地势陡高,土地贫瘠,水源缺乏,事宜放牧。
胡疆能够养育楼烦、林胡。足以说明,这块地,不是无用之地。
若赵国得之,必能壮大疆土,锤炼骏马,扩大胡服骑射,进而与诸侯以争天下。
赵武灵王击败林胡、楼烦,占领大青山,在关隘之处,修建城池、长城,不仅能倚仗天然屏障,不教胡马度青山。同时还能在战略上压制秦国。
此时,赵武灵王脑海深处,涌现出一个清晰的战略蓝图:力挽弓,射天狼。击胡拓疆,以壮国威。
他要成为第一人,不仅要踏入、开拓胡疆,还要不教胡马度青山。
三胡和赵国开战,这也是草原之风和中原文明的较量。
此战,赵武灵王又会建立怎样盖世的功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