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武灵王篇(36)(1/2)
第四次中原大战
齐、韩、魏联合起来,二揍楚国。秦国忙着看热闹,燕国休养生息。
整个中原,乱得一塌糊涂。
然,赵武灵王却按兵不动,没有加入中原战局,反而推行胡服骑射,扩大影响力。
同时,赵武灵王以索要中山王姿美人阴姬为名,扰乱中山国内政。
果不其然,中山国没有外患,内政却是一塌糊涂。
阴姬和江姬之争,前者被立为后。
司马喜选择了阴姬就得罪了江姬,以及江姬背后的支持者。
身为政治家,是不会给对手反攻的机会。
司马喜趁着阴姬被立为后,铆足干劲,排挤、打压、刺杀反对自己的人。
那句,‘南有季,北有乐’,可安天下,最终被打破。
季,指的是左使季辛。
乐,指的是右使乐举。
这两位都是中山国能征善战的将领。
司马喜一招借刀shā • rén,又打出一招栽赃嫁祸,成功干掉了中山王姿身边重臣爰骞,顺利的嫁祸给了对手季辛,还把自己摘得一干二净。
不仅,中山王姿认为是季辛干的,所有人都认为是季辛干的。
你说,季辛,冤不冤啊!
他是很冤,但,只有他知道。
因为,这个时候,没有任何人相信他是冤枉的。
所以,也没有人替他说一句公道话。
但,这里要多说一下。
季辛,看上去很冤,其实也不冤。
谁让季辛没事,在公众场合扬言:要干掉对方呢?
从季辛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有些话是不能在公共场合,乱说的,一不小心,就会祸及自身。
司马喜使出这样高明的招术,神不知鬼不觉除掉对手,还深得领导(中山王姿)的信任。
这也说明了,这个人很厉害。
惹不起,也不能惹。
总之,在司马喜的打压下、中山王姿作死等多种因素。
季辛被处死,乐举辞官。
一南一北的风流人物,就这样淡出了历史舞台。
当赵武灵王得到这个消息,正打算去中山国一游的时候。
结果:中原战事又停了。
话说,中原诸侯打得热火朝天,按道理说会打个一年半载,咋会停了。
说打,就打。
说停,就停。
这岂不是小孩子打架。
国与国之间的战争,岂能如此儿戏。
这,岂不是闹着玩吗?
那么,齐、韩、魏携手第二次揍楚,咋就这么快结束了。
简直是轻轻地来,悄悄的走。
齐、韩、魏携手第一次揍楚,因为齐宣王想要干涉中山国内政,攻伐赵国而结束。
难道这次,也是齐宣王太过任性。
答案:不是。
这一次,不怪齐宣王,而是盟友韩襄王、魏襄王,顶不住秦国的进攻。
齐、韩、魏揍楚,关秦国什么事。
秦国来凑什么热闹。
这就要从秦国和楚国之间的友好岁月说起。
齐、韩、魏揍楚,燕、赵不帮忙。
楚国只能和秦国交好。
先有黄棘之盟,后有秦楚之好。
秦国和楚国达成战略同盟,是好伙伴。
楚怀王招架不住齐、韩、魏强烈的攻势。只能向朋友秦国求助。
楚怀王被揍,是因为luàn • jiāo了秦国这个朋友。按理说,秦、楚两国不仅是朋友,还是盟国,还有秦楚之好。
楚国被揍,秦国要帮忙才对。
结果:秦国摆了楚国一道。
秦国帮忙也可以,但,有个条件:送楚国的太子(楚顷襄王)去秦国为质。
秦国在楚国最困难的时候,提这个条件,无疑是落井下石。
对于楚怀王来说,这是屈辱、苛刻的。
毕竟,大国、强国送人质去他国,还被点名送谁,这是很丢脸的。
可,楚怀王还不能拒绝。
楚怀王是聪明人,知道秦国提出这个条件是藏了什么心思。
他拒绝的后果:楚国将会多一个敌人,秦国。
楚怀王的遭遇,告诉我们:结交朋友没错,但,要小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