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武灵王篇(4)(1/4)
五国相王
除了五国会葬图赵、三晋领袖齐聚赵国邯郸。赵武灵王迎来了短暂而又宁静的人生。
为什么说是短暂而又宁静?
那是因为,赵武灵王只有一年的舒服日子。
刚处理完中原诸侯的事情,燕国又出来捣乱。
赵武灵王五国都不怕,岂会怕了燕国。
燕国挑衅,赵国迎战。
此战,赵国打赢了,奠定了两国至少十年的和平。
摆平了燕国,赵武灵王再一次迎来了短暂的安宁。
趁着国内、国外平稳,赵国进入了正常发展轨道。赵武灵王除了修身养性、读书习字、看看先辈留下的智慧,还有就是骑马射箭。
嬴姓赵氏的君王,他们骨子流淌的血液是好武善战。
他们不仅要和诸侯开战,而且还要亲自上阵。正所谓,骑上马就是能征善战的将军,下马就是济世安邦的君王。
能打天下,也能治理天下。
无论是简襄之烈,还是赵烈侯改革,甚至是赵成侯、赵肃侯父子二人,你看他们的个人简历,都用共同点:披甲上阵,征战疆场。
这也是嬴姓这个部族,在商朝是贵族,在周朝的时候成为了奴隶。最后,嬴姓子孙历经几百年的打拼,建立诸侯国。
战国七雄之中,秦、赵两国都是嬴姓子孙。
他们还是同宗同祖。
所以,赵武灵王的爷爷、爸爸能打的性格,也遗传给了他、
能征善战,这项光荣的传统,不能丢了。
可,好日子总是很短暂的。
因为秦国搞事了,还波及到中原诸侯。
秦国搞什么事。动静整得很大,还波及了中原诸侯?
秦惠文王是不安分的主,继位腰斩商鞅,收复河西,攻赵伐魏打韩,都没有输过。
秦惠文王见魏国、齐国都称王?自己又有赫赫战功,也想效仿中原推行王道。
齐、魏敢称王,秦国也敢称王。
当然,称王不是说你想称王就可以,那是要有条件:强大的武力。
下面就简单说说,诸侯称王那些事。
楚国诞生之时,只是个子爵,丹阳是起源地,方圆五十里。因为身份关系不受周天子和诸侯待见。
于是,楚国发愤图强,周天子不封官,那就自己封,还要最大那个。楚国第六代君主僭越王道,还封三个儿子为王。
此举是公然挑衅周王室的尊严,还想分庭抗争。
西周天子,还是有很强的影响力。曾经看不起的小弟,竟然敢称王。
周天子不干了。
于是,在周天子的主导下,形成联军伐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