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武王篇(11)(2/2)
周天子:你输了,按照约定,该退兵了。我就不送你了。
秦武王大笑一声:我没输。
周天子:…(你想耍赖不成)
秦武王高呼:我还有一位选手没有上场。
周天子见秦武王不是耍赖,而是还有后备人选。秦国前三次的表现,更让周天子相信,九鼎乃神物,人力不能举。
周天子笑问:谁。
秦武王:我。
秦武王话语一出,甘茂等人吓得够呛。
举重是爱好,也会让人受伤,不小心也会送命。
举鼎这件事让其他人去做就行了,身为君王,怎能干这种事。
在其他人眼中,秦武王是国君,亲自举鼎,这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典型表现。
对于秦武王来说,这是关系到江山社稷:不成功,便成仁。
甘茂苦口婆心去谏言,秦武王较真了,哪里听得进去。
周天子傻眼了:…(你是认真的)
秦武王:…(君无戏言)
周天子:…(你是一国之君,怎能…)
秦武王:…(别小看我,我也是大力士)
秦武王摘掉将帽,脱掉披风、卸掉铠甲。大秦数万将士见秦武王亲自上场,掌声雷动,热情高涨。
秦武王在这份感召下,高喝:我亲自来举你天下。
在秦武王眼中,乌获、孟贲、任鄙三人,毕竟是为他打工的,不肯出尽全力。他才不相信,雍鼎真的举不起来。
他要亲自举鼎,图周室天下。
他要告诉天下人,秦国的王,举起了九鼎。
周室气数已定,天下归秦。
甘茂汗流直下,秦武王的个性,他岂能不知。争强好胜,又爱面子。这种情况下,他会选择豁出去。
若真如此,那么….
甘茂不敢往下想,越想越害怕。
甘茂鼓动声势,驰援秦武王。此刻,他能做的,也就是如此。
秦武王来到雍鼎面前,大喊一声:九州神鼎,归秦。
雍鼎离开地面,到膝部、跨部、腰部、抵达肩膀。此时的秦武王力气衰竭,却不肯放手,是因为有一个信念支撑着他:天下归嬴。
周天子见状,慌乱不已:秦国的王,举起了九鼎。
秦军数万人山呼海啸的声音,如轰雷阵阵,震得周室之人颜面尽失。
周天子也没有想到,秦武王力能扛鼎,神色大变,心道:天命莫非真的如此。
其实,雍鼎漫过双肩时,秦武王已然达到了极限。
秦武王也感受到自己的力道在一点一点消失。但秦军山呼海啸之音,又给了他增添了前所未有的力量。
周天子见秦武王身体摇摇欲坠,支撑不了多久。
甘茂等人见状,大喊:王上弃鼎。
周天子看出秦武王在咬牙硬撑。猛然间,周王姬延脑海深处,冒出一个可怕的念头,要秦武王死在大鼎之下。
周天子道:秦王,孤的江山有多重。你若能举,孤的天下,任你取。
秦武王荡张嘴应答,却因为鼎的重量,压迫他说不出话来。
此时,秦武王荡的视线也开始越来越模糊,渐渐看不清周围地一切。
秦武王也感受到自身的力气已经消失殆尽。他能够扛起大鼎,皆是因为他的意志力在支撑着。
秦武王豁出命去,高喊一声,双手举起了雍鼎,越过了头颅。
甘茂心中呐喊:弃鼎
秦武王不会弃鼎,因为他知道自己手上的这个不是破铜烂铁,而是周室的天下。
他的双手承载的是天下。
秦武王睚眦尽裂,脸色发紫,最终气力衰竭,雍鼎掉落,一声惨叫传来。
瞬间发生的事,吓坏了所有人。
甘茂连忙上前,带着伤重的秦武王,赶回咸阳。
路途,秦武王醒来,交代了几件事,视线开始模糊:下三川、通周室、举天下,我心愿已了。来生,还要生在帝王家。
秦武王走了,还是以这样的方式。
没有猜到开头,更没有猜到结局。
秦武王是带着什么样的心情离开呢?
四个字:无怨无悔。
秦武王举鼎,砸断了双腿,怎么就送了性命?
有人对秦武王的死因,展开了猜测。
第一个是因为伤口恶化,感染,没有得到及至的医治
第二个是举重,导致气竭,伤了六脉
第三个是阴谋论,被人害死的。
无论秦武王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死亡,但,这位年少,傲气逼人的君王…离开了。
秦武王虽走,却也给秦国留下了一个指导思想:取周而立。
要取周室天下,就要把诸侯揍趴下。
后来的秦国君主,继承遗志,及至始皇帝,灭六国,建立大秦王朝。
小结:你看到了秦武王短暂又精彩的一生。你还认为秦武王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爱作死的少年吗?
破五国之盟、保巴蜀的言论、没有飞鸟尽、良弓藏,诛杀张仪等人、息壤之盟、宜阳之战的胜利,举周天下,这可不是头脑简单的人做得出来的。
那么,秦武王的短暂一生,告诉我们什么呢?
1、短暂的生命,要绽放无限的光彩
2、做事要一步一步来,不能走得太急,更不能超前
3、少年成名要小心,登得太快,总会跌跟斗
4、要想成功,指导思想很重要
5、生的伟大,死也要名垂千古
6、一定要培养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