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武王篇(8)(2/3)
向寿也知道他的难处,同情他的同时,又说了一句:王上为了支持你,不顾朝臣的意见。你打不下来,证明自己没能力,还让王上丢脸。以后,你还能在秦国混下去吗?
甘茂:…(混不下去,也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向寿给出了明确的答案:你已经没有退路,只能一战。
甘茂沉默了,想了很多。
他若能帮助秦武王实现攻韩窥周的伟业,他必将再建功业,扬名青史。
如果拿不下宜阳,正如向寿所言:他客居秦相,领兵出征,尚无战果。国内反对他的人,便会联合起来,大肆攻击他。
这些人说他攻不下韩国是因为和韩相交好。再给他冠上通敌叛国的罪名,不但自己的性命难存,也会牵连的家族。
他的一生,也算走到的尽头。他之前而为之奋斗的一切,也将会化为乌有。
几个月前,甘茂不顾众人反对,赞成攻韩国,拔宜阳,下三川,通周室。
为了攻破韩国,甘茂亲自前往魏国有说魏王嗣,离间韩、魏同盟。
随后又和秦王荡立下息壤之盟。攻伐五月,依然没有拿下宜阳,反而损兵折将。
甘茂撤军回国,暂且不说秦武王会如何对待他。
秦臣也会一致上书秦王荡,弹劾他。
根据秦律,大将出征无战功,连累三军,不被处死,也会被流放。
如果攻韩,就这样撤军归国。秦国的大殿上,再也不会有他的影子。
甘茂自诩有天纵将才,征战天下之能。
他的前半生,仕途不顺,命运多舛。颠沛流离大半生,来到秦国。他本以为这一生都不可能征战诸侯,扬名天下。活了大半辈子,亦没有明君,让他建立功名。
丹阳、蓝田他虽参加了攻楚战役,但他也没能跻身为秦惠文王名将之列。他的声望,远不如嬴疾、司马错、魏章、嬴华等人。甘茂也时常对天长叹,难不成这一生他都要庸庸碌碌,直到老死。
他不甘心,真的不甘心啊!
然,人是不能与天斗,只能叹息自己时运不济,命途多舛。
就在他意志松动,想要放弃的时候。向寿的话,给他甘茂的力量,让他振作起来。
拿不下宜阳,不仅证明自己没有能力,还让领导丢脸。
以后,就别想在秦国混了。
甘茂没有其他选择,只能抱着一种信念:不胜,则亡。
可,秦武王撤军的命令已经下达了,他不撤军就是公然违抗命令。
那么,甘茂该怎么办?
关键时刻,是几个月前的条件,帮助他解决了这个问题。
甘茂写了两个字,命人送回咸阳。
秦武王看着竹简上写了两个字…息壤。
这一刻,他沉默了。脑海深处,也想起了几个月前的息壤之盟。君臣之间那段话,让秦武王动摇的信念,再次坚定。
‘息壤’二字,也让秦王荡重新找回了自己。
臣,不负君;
君,岂能负臣。
甘茂为了助他实现梦想,如此卖命。我怎能,心生退意呢?
再说呢?打不下来,甘茂没有能力,自己也会被人嘲笑。甚至说他,没有眼力劲。
身为君王,什么都不能丢,面子更不能丢。
不行,要打到底。为了自己的面子,也为了自己的梦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