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武王篇(7)(2/2)
所以,有时候,我们也要学习甘茂。
遇到领导布置任务的时候,你会怎么办呢?
接受领导任务,是态度问题。
完不成任务,是能力问题。
态度,很重要。
能力,更重要。
不要因为能力问题,坏了领导的大事。
要想完成任务,还要学会提条件。
甘茂见状,这下心中舒坦了。
事情讲清楚了,事后有困难,领导也不会让他独自背锅。
领导若不认账,他也不怕。
毕竟,这么多人看着,领导耍赖,就会丢失威信。
甘茂有秦武王的支持,才能放心大胆去伐韩。
息壤之盟后,甘茂整军,攻伐韩国。
此战,是甘茂成为左丞相兼上将军第一战,只许成功,不能失败。
甘茂以摧枯拉朽之力,攻入韩境,不到五日,攻破宜阳西边的门户临阳,秦剑直指宜阳。
甘茂兵临宜阳城下,面对这座高大的城池,着实令他头疼。
素闻‘韩东有巩洛、成皋之固,西有宜阳、长阪之塞。’今日见之,果真如此。如何攻破这座固若金汤的城池,成为了甘茂面临的第一道困难。
还好,来之前,和领导讲清楚了自己的困难。否则,自己摊上事了。
甘茂清楚的认识到,不破宜阳,他不能完成秦武王的心愿。秦臣也会向他发难。他以后难能在秦国的朝堂立足。
不知道有多少双眼睛正在盯着他。也不知道有多少人,等着看他笑话。
此战若胜,他再建不世之功,不仅在秦国的地位无人能够撼动。他也能扬威名与天下诸侯。
如果败了。
自己空负一身才华,也只能眼睁睁望着别人青云直上,自己再难出人头地。甘茂出了一口冷气,他不能想象会有如何凄惨的结局。
生逢乱世,大好男儿岂能不建立功名,甘愿平庸一生。
他只能胜,不能败。
他相信,他人可以建立万世功名,自己会生不逢时,庸庸碌碌。
一定要在冬至来临之前,攻破宜阳。否则,战事拖下去,战局不利于秦国。
接连一个月,甘茂多次发动攻击,都被韩军击退。
甘茂最担心、最害怕的事情还是来了。他没想到韩军会有如此的战斗力。他也没料到自己没能在冬至之前,攻下宜阳。
冬季已至,宜阳巍峨不动,秦军阵亡上万。面对如此战果,甘茂信心大为受挫。
围城又过了三个月,秦军断绝了城内水道、以车攻城、以火攻城门,城墙下挖掘地道。
韩军却在城蹦处以巨木为栅,以弓弩为辅,击杀秦军。地道出以火烧、弓弩射杀秦军无数,击退秦军猛烈的进攻,守住了宜阳孤城。
韩军,也不弱啊!
至少,这时的韩军,还是很能打的。
转瞬间,攻伐宜阳,已经过了五个月。宜阳城,屹立不动,而秦军折损过半。
甘茂担心的另一个问题发生了:来自国内的反对声。
秦国国内,对拔宜阳、下三川、通周室,有反对,也有支持,意见不一。
樗里疾、公孙赫等人投的反对票。
如今,打了五个月,都没有拿下宜阳。再加强上秦军折损过半,甘茂不是秦国本地人等等,多重因素。
樗里疾等人又在朝堂上给秦武王施加压力,让甘茂撤军。
可想而知,二十一岁的秦武王,承担的压力,是无法想象。
樗里疾等人列举了很多不利的情况:秦师疲惫、劳师远征、国内民愤滔天,怨言载道、魏赵诸侯态度不一。
秦武王还是很有魄力,顶住来自各方面的压力,继续支持甘茂完成自己的梦想。
可,时间久了。秦武王也架不住朝臣之言,心态也发生了变化。
这也不奇怪,二十一岁的秦武王,继位时间才三年。能够坚持到现在,已经完全不容易。
当楚国出兵助韩国的消息传来,秦武王再也招架不住来自朝臣的压力。
于是,秦武王放弃了自己到洛邑一游的梦想,委屈甘茂,下令撤军。
那么,秦武王的梦想就这样葬送了吗?
甘茂的大业也戛然而止了吗?
秦武王和甘茂,这对君臣,又会如何打破僵局,继续完成自己各自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