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怀王篇(12)(1/2)
坑秦武王没商量
秦惠文王甍逝了,对秦国来说,这个消息,不值得称颂。但,对楚国来说,甚至是三晋来说,都值得拍手称快,弹冠相庆。
秦惠文王在世的时候,无论是被群殴诸侯,还是单挑。除了输给了齐国,和楚国在蓝田没有分出胜负之外,对战诸侯,基本上都是赢。
那么,这个打遍诸侯的男人甍逝了。诸侯会不会看准时机,讨伐秦国呢?
当然会了,这可是试探秦国,最好的机会。
燕国忙于复兴,拒绝参加。赵国忙于内修国政,富国强兵。
齐、楚、韩、魏、越,五国诸侯,为了不同的目的,来到秦国。说是为了送秦惠文王,但没人相信。
楚怀王试探之后,才发现,秦国新任国君,也就是秦武王,比他老爸还要锋芒毕露。
竟然当着楚使的面,接见越国使者,并透露出消息,和越国缔结盟约。
秦、越结盟,这意味着什么,又针对的人是谁。楚怀王想不出来,那就太傻、太笨。
楚怀王见秦武王不好惹。那就换一种方式,表面上交好,暗地里决斗。
秦武王上台后,秦国国政也发生了改变。
樗里疾和张仪之间的争斗,最大的赢家是甘茂。
秦武王将左相的位置,交给了甘茂。樗里疾担任右相。张仪和外籍大臣,贬的贬,赶走的赶走。
总之,剧情就像楚怀王预料那样,新秦王容不下张仪及张仪身边的那些外籍大臣。
张仪走了,秦国没有血雨腥风。楚怀王得知这个消息,感叹说,“这小子,比他老爸,厉害多了。”
看来,要和这小子搞好关系才行。
楚怀王左等右等,终于等到了一个打垮秦国的机会。那就是秦武王提出,‘出函谷,伐宜阳,定三川,以通周室,观九鼎’。这个口号,代表,秦国要挑战周室,与诸侯为敌啊!
楚怀王由衷感叹:年少的秦武王,还真会玩,真敢玩。
楚怀王本以为秦国朝臣会阻止,怎知,秦武王雷厉风行,让甘茂攻打韩国宜阳。秦、韩打得不可开交。
秦、韩打起来了,楚怀王也要去凑热闹。
此时的韩国国君是韩襄王(公元前311年继位),不知为何,秦伐韩,没有求助赵、魏,反而求助楚国。楚怀王为了利益,以及韩襄王开出的条件,答应助韩击秦。
楚怀王以景翠为将,出兵助韩国。
但,楚怀王玩了一个心计,命令景翠驻扎在边境上,看秦、韩两国打,消耗两国的兵力。
对于楚国来说,秦、韩两国都不是朋友。韩国顶不住了,再帮一把。
楚怀王认为以秦国的战斗力,对付孱弱的韩国,能够速战速决吧!
结果:秦国打了六个月,还没有攻破宜阳。
楚怀王产生了一个错觉:是秦国变弱了吗?还是韩国变强了。
秦国没弱,韩国也没变强。那是因为宜阳之地,对韩、秦都很重要。秦武王势在必攻,韩襄王势在必守。
秦武王打了六个月拿不下宜阳,又怕楚国来捣乱。秦武王效仿老爸秦惠文王,去离间楚、韩两国之间的关系。可,秦臣都认为这个任务太难了,不敢去楚国。
要知道,张仪两次入楚,忽悠楚怀王。楚国上下对秦国,一点好感都没有。
秦武王左挑右选,将这个任务交给了,冯章,前去忽悠楚怀王攻韩。
冯章倒是老实人,有胆子,在秦武王这位领导有困难的时候,站了出来,接受这个任务。
当然呢?有这么好的同志,秦武王高兴不已。
冯章带着秦武王的使命,去了楚国郢都,见到了楚怀王,并送上了秦武王的心意,也表明了秦国的诚意。
楚怀王摆出一副不想和他谈的架势:我帮不了你。
冯章又开出了条件,比韩国开出的条件还要高,让楚怀王心动。
楚怀王听了,是动了心。但,他被秦国忽悠之事,余音在耳,反问:我还能相信秦国。
冯章不愧是有经验的人,这种情况还能保持镇定,着实不易。
楚怀王又来一句:他老爸说归还商於,这件事都还没落实。现在,又来忽悠我。我才不上当。
冯章心理素质极好,听到楚怀王这么说,也没乱了阵脚,用了一招:吐口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