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战国风云人物 > 楚怀王篇(10)

楚怀王篇(10)(2/2)

目录

谁说韩、魏,掀不起大浪,小看人,是会吃亏的。

韩、魏攻破召陵,又拿下方城。韩、魏见楚国,如此孱弱,继续往南进兵。

韩国占据楚国的军事重镇,宛,并站稳脚跟,还建立了一道防御体系。魏国占据楚国的军事重镇,邓,也站稳了脚跟,建立了防御体系。

宛、邓,相互依托,相互驰援。

东伐越,西攻秦,楚怀王都占据上风,却没想到被不起眼的韩、魏,这两根搅屎棍,突破了楚国北部重镇,还丢了宛、邓。

韩、魏精彩的表现,一下打乱了楚国整盘棋局,战场形势逆转。

韩、魏来了,楚国也束手无策。鄢、郢二都之兵,战力不强,也无法调派。楚国国内精锐要么在伐秦,要么在攻越,实在抽调不出兵力,阻挡韩、魏之势。

韩、魏继续进逼,楚国鄢、郢二都就会有危险。

宛、邓,这两个地方被韩、魏占领,也意味着伐秦的楚军,后路被切断。

齐国又在燕国境内和赵国打得难分难解,无力救援。

国内无兵可调,盟军又靠不住,伐秦、攻越,短时间内,也不能获得成效。楚怀王一边痛骂韩、魏,这两根搅屎棍的同时,也在想办法化解不利局面。

楚怀王见韩、魏来势汹汹,切断后路。楚国伐秦大势已去,被逼无奈,只好让昭阳与秦国议和,挥师救援。

楚将皆不甘心,眼睁睁就能破了蓝田,马踏咸阳,却功亏于溃。然,昭阳是用军功,一步一步,走上高位。

召陵、方城、邓、宛等地失守,代表着什么。

表面上,楚国伐秦,还取得压倒性的优势。

可,这优势,随着这些地方失守,转变成劣势。

伐秦,不能速胜。

后路,又被切断。

鄢、郢二都,也在韩、魏攻击的范围内。若不调整战略,及时止损,结束战事,拖下去,对楚国不利。

当然呢?昭阳与秦国议和,不仅能够解了楚国之围,守住胜利的果实。同时,也能将中原诸侯的祸水,向东引,转嫁给齐国。

秦惠文王也不想打下去了,让张仪这个靠嘴吃饭的男人,有说昭阳。

昭阳为了体现出自己胜利的优势,开出了几个苛刻的条件。秦、楚两国恢复到丹阳之战前的水平。

秦国还要割城、赔款。

秦国抵挡不住楚国的攻势,又是主动求和。张仪也不知,韩、魏深入楚境,却知秦王不想打,只好全部接受。

秦楚两国议和,楚军撤军回国。

韩、魏两国联军见秦国认怂了,楚军回援,见好就收,也退出楚国。

秦、楚、韩、魏之间的战事,告一段落。但,中原大战仍在继续。秦国在楚国失去的损失,要在齐国身上找回来。于是,秦国联合韩、魏,以救燕国的名义,讨伐齐国。

齐宣王见楚怀王和诸侯私自议和,将灾祸,转移给齐国。齐国帮楚国,楚国坑齐国,这真是好兄弟啊!

楚怀王,这样做,真的好吗?

楚国,以后,还会有朋友吗?

楚国,你已经失去齐国。以后,你再也没有朋友。

齐宣王怒骂楚怀王,也不能改变中原诸侯干涉齐国伐燕之事。既然不能躲,那就战吧!

齐国一边要在燕国境内,对付赵国、燕(公子职)联军,另一边要对战秦、韩、魏三国。

齐国以一挑战秦、韩、魏、赵四国,打得赢吗?

齐宣王估计了一下,燕地联合中山国、燕太子平,对战赵、燕(公子职)是没有问题。联合宋国,对战秦、韩、魏,问题也不大。

几年前,秦国一国对战韩、赵、魏、燕、楚五国,都打赢了。齐国比秦国强,难道打不赢秦、韩、魏、赵四国。

齐国的国力,同时对战秦、韩、魏、赵四国,还是绰绰有余。

齐宣王也清醒地知道,他已经没有退路。此战胜负,关系到齐国东方大国的威望,也关系到齐国能否吞并燕国。

齐国取胜,对于田辟彊而言,也是为他建立功勋增添一笔伟业。如果这次会战,齐国败了。中原诸侯便会联合起来,驱逐齐国退出燕国。

齐宣王自信,齐国不能够挑战天下诸侯,但面对秦、韩、魏三国是绰绰有余。

秦、韩、魏三国联军在濮水之边和齐、宋联军展开决战。

可,齐国没有秦国的运气好。

结果?齐国败了,齐将声子战死。宋国见势不妙,倒戈诸侯。燕国境内得知齐国败给诸侯的消息,也爆发大规模反抗运动。中山国见势不妙,撒腿就跑。

齐国要面对燕、赵,还要面对秦、韩、魏。齐宣王,只好撤回出征燕国的精锐,守住社稷。

秦、韩、魏、赵见好就收,撤军归国。燕质子职复兴燕国,这就是燕昭王。

第三次中原大战,最终落下了帷幕。

楚国,连最后一个朋友齐国都弄了。楚国,再也没朋友啊!

目录
新书推荐: 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 火影:刚当海贼王,我重生成佐助 医仙之纵横无敌 村野小神医 以暴制暴,从暴君杀成千古一帝 出国后,我带回光刻机能一等功吗 我以道种铸永生 古仙传说 盘龙之亡灵主宰 末日进化:开局捡到一个美女丧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