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怀王篇(8)(1/3)
丹阳惨败
普通人去买东西,商议好了价格,结果商家反悔,私自抬高了价格不说。商家还不知羞耻,拿出劣质的东西来搪塞。普通人感觉到上当受骗了,也会大怒不已。
正所谓,人无信,则不立,更何况一国乎?
那么,张仪欺骗楚怀王。身为君王的楚怀王,一怒,会怎么样。
答案很简单,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这就是来自君王的愤怒。
楚怀王举起了愤怒的拳头,征伐秦国。
他要让天下诸侯知道,没人敢欺负楚国,更没有人敢骗他。否则,秦国就是他们的下场。
就在楚怀王扬言,想要揍秦国的时候.
这时有三个人站了出来,提出反对.
一个是令尹昭阳,一个是客卿陈轸,还有一个就是楚国的狂人屈原。
这三个人都是厉害的人物。
昭阳是楚国的令尹,这个官职相当于中原诸侯的相邦(丞相),可谓是位高权重,还有伐魏击秦的战功。
屈原是我们最熟悉的人物。端午节,就是为了纪念,这个伟大的爱国诗人。因为他的存在,楚辞能与诗经媲美。
当然呢?此时的屈原是楚国的左司徒,长得又帅,有钱,还有才华。
那么,陈轸可能就要生疏些。
但,这个人物,也是厉害的角色。
他和同时期,张仪和公孙衍(犀首)齐名。巧的是,他也是纵横家的子弟,擅长谋略。因为他的精彩表现,他也留下了很多成语:画蛇添足、卞庄刺虎。
可以说,这三个男人,是楚怀王在这个时期最厉害且出名的人物。
那么,这三人主张,为什么在楚怀王想要揍秦国的时候,提出反对呢?
这三个人也主张揍秦国,但不是现在。
用他们的话说,揍秦可以,但不能愤怒伐秦。
楚怀王被秦欺骗已经成为事实,秦国精心准备了这么久,有备而来。此刻去打秦国,对楚国不利。
楚怀王被秦国君臣欺骗,早就被愤怒冲破了头脑,哪里听得进去,坚持要打。
为了让楚怀王消气,陈轸提出新的意见,转移矛盾:趁着齐国亡燕,成为天下诸侯的敌人,楚国也去凑热闹伐齐。
楚怀王理解不到这句话的深意,欺负他的是秦国,他去打齐国。这什么,跟什么吗?
昭阳和楚怀王接触的时间比较久,也知楚怀王是有仇必报之人。可,当初那个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的人,已经变了。
屈原见楚怀王有点胡来,建议说,秦国搞出这么大的动静,就是为了离间齐、楚。当务之急,我们搞好与齐国的关系,再打秦国。
楚怀王不乐意,说了一句霸道无比的话:
我是楚国的王,我说了算。我说打秦国,就必须打秦国。
当然呢?屈原说的话,他还是要听的。
但,他绝齐交秦,大骂齐王。现在,总不能跑到齐国对齐宣王说,兄弟,我被秦国忽悠了。
原谅我,我们一起揍秦。
这样的话,楚怀王可说不出口,也太丢脸了。
楚怀王知道屈原有办法,既不会丢了他的脸面,又能促进齐、楚再次交好,这个任务就交给了他。
伐秦雪耻的任务,就落在了昭阳身上。
楚怀王眸色充满愤怒的火焰说,“秦国,非把你打残不可。”
楚怀王继位时,被魏国打,留下径山之耻,他不反攻,也不吭声。
秦国欺骗他,他就怒不可遏。当年那个,遇事要稳,悄悄拔尖的楚怀王,去哪里呢?
原来,人,会随着岁月的发展,不断改变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