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惠王篇(22)(3/4)
魏惠王没想到,联合齐国,竟然还输了?
魏国,你是有多弱啊!
西割地于秦,北败于赵。魏惠王脸面无光啊!
遥想当年,魏国想欺负谁,就欺负谁?
现在,自保不足,哪能欺负诸侯。
就当魏惠王觉得走到山穷水尽的时候,一个人的出现,又让魏国有了起色,这也是魏国最后的荣光。
这个人就是公孙衍。
那么,公孙衍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他不是在秦国干得好好的,收复河西都是他的节奏。他又怎么回到魏国了。
现在,就来看一下,魏惠王最后一个得力助手:公孙衍。
接下来,看一下公孙衍的个人简历。
公孙衍生卒不详,他是魏国人,也是阴晋人。
但,他是如何去了秦国,还混到了大良造这个位置,没有记载。
却可以想象,公孙衍离开魏国,是混的不开心。
去秦国,因为是魏国人的身份,让他也很难有发挥的余地。
但,这个人却凭借自己的能力,最终实现了征战疆场,建立功名之路。
也就是说,公孙衍没有背景,没有身份,也没有好老婆,靠自己的努力,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因此,公孙衍的特长:擅长外交、征伐、合纵。
他的个性:不信天命,只信双手。
公孙衍的出色表现,得到了秦惠文王的认可,也成为了秦惠文王收复河西,最得力的战将。
公孙衍助秦破魏,收复河西,混得好好的,为何要来到魏国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提到另外一个人。
这个人的出现,让他在秦国的努力,化为乌有。
这个人是谁呢?
他就是来自魏国的张仪。
当然呢?张仪和公孙衍的恩怨情仇,就如同庞涓和孙膑。这里就不多说了。总之呢?张仪的出现,让这位曾经在秦国混得风生水起的公孙衍混不下去了。
公孙衍是有脾气、傲骨的人。他充分发挥了,此地不留爷,自有留爷处的豁朗乐观的精神,来到了魏国。
魏惠王也很大度,一点不记恨公孙衍,助秦破魏,丢掉河西的那些事。反而很大方地重用公孙衍,并对他说,“当年你是如何带领秦国打我的,以后就带领魏国打回去。”
公孙衍本来就是魏国人,再加上魏惠王不记前仇,重用他,给他提供广阔的天地。
当然呢?还有千疮百孔的魏国,也托付给了他。
近七十岁的魏惠王也开看了,他不求公孙衍能够帮他重建霸业,只要魏国不被诸侯欺负就行了。
人的想法和激情,真的会随着年龄的增大而改变。
童年时,我们看见漫天星辰,觉得好美,想要把它们带回家。长大后,我们再看见漫天星辰,只会说,好美。
公孙衍为了报答这位老人的知遇之恩,尽职尽责,为魏惠王做了很多事,也扭转了魏国的颓势。
为了打开魏国四战之地的局面,公孙衍的主张和魏相惠施相符,联合齐国,交好韩、楚,打压秦、赵。
公孙衍整顿魏国之后,便首倡合纵,联合齐国,兵发赵国。
自从庞涓走后,魏国一直被诸侯打,很少有赢的事情发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